“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

现存最早的白话文汉译本《圣经》译 dragon 为“蟒”

徐家汇藏书楼探秘,《古新圣经》抄本:破了学界“疑案”
本报记者 于颖,文汇报,2015年5月22日第 T02 版,文汇学人

  在明清天主教文献收藏方面,徐家汇藏书楼可以与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罗马的梵蒂冈教廷图书馆齐名。1996年,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研究者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杜鼎克(Adrian Dudink),台湾清华大学教授黄一农,以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祝平一等人编纂《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由辅仁大学出版,把原藏于徐家汇藏书楼、后又辗转到台湾的一批中文文献公诸于世,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钟鸣旦、杜鼎克、王仁芳等又联手编纂《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续编》,由台湾利氏学社出版,收录了徐家汇藏书楼所藏八十四种文献,其中就包括法国耶稣会士贺清泰(Louis Antoine de Poirot)的《古新圣经》珍本。

  贺清泰为清宫画师,历经多年翻译完成中文本《古新圣经》,是现存最早的白话文汉译本《圣经》。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翻译的《圣经》译本,就有参考贺清泰的本子。“藏书楼所藏抄本的问世,对于马礼逊译本与《古新圣经》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更好的比较研究。现在已经有学者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了。”徐家汇藏书楼馆员徐锦华作了进一步解释:“比如有学者发现,《启示录》的第十二章第三节,说到天上有一个异象,原文拉丁文本是 Draco,英文本是 Dragon,贺清泰将其译为‘蟒’,马礼逊译为‘龙’,而‘龙’是在中国被广泛使用的正面形象,将其和恶魔化身的 Draco / Dragon 对译,在文化上会产生冲突。这里可以看出在华多年的天主教耶稣会士和初到中国的新教传教士对于中国文化的不同认识。”

  有六十多年时间,《古新圣经》不见踪迹,最后一次出现是在 1940年前后徐宗泽编纂的《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里。据说北京北堂有个稿本,但学界一直难见“真身”。2011年藏书楼所藏抄本的发现,无疑了了学者们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因为不管是在《圣经》翻译史、语言学、比较文学,还是天主教在华传播等研究领域,贺清泰《古新圣经》都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圣教会古新圣经史略及图解,1948年版

古新圣经残稿,2014年版

  【编后记】“蟒”者,大蛇也,爬行动物,冷血食人,除了没有翅膀不会飞,和 dragon 的确有几分相似。由此可见,即使不音译 dragon 一词,也有其它选择。马礼逊把《圣经》里的 dragon 汉译为“龙”,完全是瞎搞。(黄佶编辑配图,2019年9月9日)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