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首页  导航地图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如何翻译“加油”?Jiayou!

原标题:老外眼中最牛“中国元素”竟是两个汉字
作者:张放(2008年8月21日)
http://blog.2008.sina.com.cn/s/blog_4c1c19620100adrm.html?tj=1

  编者按:“加油”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在不同情景下有不同的含义,在外语中没有现成的对应词汇,“加油”一词还频繁地用于大声连续有节奏的呼喊,因此音译应该是最好的方案;其详细的含义和在不同场合的意义,可以让外国人通过本国的词典来学习掌握。(黄佶,2008年8月21日)

  几天前,柒牌服装玩了一把“中国元素”,什么“青花瓷”,什么“立领”,弄得很是热闹,抢了眼球。不错,不错。但这几天,开幕式已经不再是热门话题,柒牌的“青花瓷立领”也暂时放到了一边,等奥运结束之后,看人们对“青花瓷立领”的追捧程度如何再论风靡可能性不迟。这两天啊,全世界都通过电视、网络等有声媒体或有声链接,感受着“中国元素”蕴涵着的更多的内容所释放出来的巨大魅力。

  有人报道这个中国元素,有人报道那个中国元素。但这几天最引起老外兴趣的中国元素,竟然是两个汉字。有很多一句中文不懂的洋记者们,或第一次真正坐下来看北京奥运会的人们,突然间,对这两个汉字,发生了极大兴趣。实际上,我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对两个汉语的发音及意义产生了巨大兴趣。

  哪两个汉字及发音呢?就是:“jiayou,加油”。奥运会开始至今,老外满耳朵听到的震天价响的声音,就是“jiayou”。那声音,如此富有节奏感,喊的人又那么整齐不乱。越来越多的对中国文化基本一窍不通却开始迷恋中国文化的老外们,非想弄明白为什么要喊“jiayou”,而不是“China”的原因不可了。

  而之前,他们是想当然地以为,最应该听到的,是“China”的或跟“China”相类似的中文发音才对。结果却发现,来了个“Jiayou!”。这声音离“China”,着实是太远了,八杆子也打不着。众多对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开始发生兴趣的老外们,就纷纷撰文,研究起了这事。

  很多老外首先要弄明白的,是“jiayou”的字面字面意思。当被介绍说,中国人齐声呐喊的“加油”二字,其最表面的意思是“加:add”和“油:oil 或 fuel”时,老外们都蒙了!这怎么可能?这让我们老外们首先想到的,是“加油站里给车加油”的情形啊!再一问中国人,回答的结果是,与“加油站里加油”的意思无关。嘿,老外们就更来劲了:中国人真是太奇怪了,中国文化实在太有魅力了:整个中国一起呐喊的声音,居然是“加油”!却与“给车加油”无关!

  于是,众多人就更深入地研究了起来。他们终于听明白中国人的“加油”是什么意思后,想,如何才能把“jiayou”给准确无误地翻译成英文呢?读到此,肯定会有很多我们中国的网友愤怒了: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加油”都翻译不到英语中去?太扯了吧?看我的。别,看我的。于是,就会出现太多的“加油”英译出来,放到此博文后的评论栏里了。

  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像我这种专业玩英语语言玩了二十几年的人,心底里是明白老外们说的意思的。的确,“加油”这个在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汉语,的确很难从英语中找到合适的词来对应。也就是说,从发音节奏上说,从内容贴切的程度上看,都很难找到准确的对应词来。当然还是有些翻译,如“Let's go,”“Go, Team! Go!”啦,等等,但都不能准确地把中文这个“加油”最精确无误地弄到英语中去。

  呵呵,说句题外话,试想,连个“加油”都不能完整无遗漏地给翻译进英语中去,那么,翻译作品所释放出来的所谓原文的光辉,会因“翻译的不能”和“翻译的无力”而被强行削弱多少呢?不能想象的事情啊。呵呵。所以,多余地说,不把原文弄精通到相当地步,甚至看不了原文,只凭翻译作品去欣赏与感受原来语言里特有的文化韵味与氛围,则总给人一种假掰掰的感觉,让人没有踏实感。

  话再说回到“加油”。还有人把它翻译成“Come on!”或“Go, go, go”或“Hop on”。但洋人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所有这些,都没有“加油”来得干脆,来得那么有韵律。最让老外感到不解的是,“加油”不仅在奥运会这种欢乐气氛十分浓烈的环境里使用,而且,也使用到了四川地震的悲伤环境里,当时有很多人打着“中国加油”和“汶川加油”的牌子。而且,从电视上,洋人们看到众多的中国人在天安门广场上一起高喊“中国加油”和“汶川加油”的场面。显然,他们明白,他们对“加油”两字的使用范围和意思的整体把握并不十分了解。也就是说,他们看到“加油”两字居然能使用在大悲与大喜两种完全不同情形之中,却不发生冲突。那么,仅仅用英语中的“Let's Go!”或“Come on!”等字眼来翻译“加油”的话,就会感到十分不对劲,也丧失了中文“加油”的那股劲儿!

  此外,很多老外网站上的很火的 BBS 上,都有很多人贴出问题,问“What is jiayou in Chinese?”(即,“jiayou,‘加油’在中文里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得到的回答,基本上与上面所说的相类似,都很难找到一个恰如其份的英语词来替换。呵呵。有人继续添加说,“加油”的意思是“let's put on some elbow grease”,或“go for it”,或“put more effort into it”,或“Don't give up”,或“C'mon, mate, you can do it, give it your best shot”,或这,或那。

  总之,依我看,啥也没有“加油”“jiayou”二字来得舒服,来得干脆,来得上口。它的使用范围是那么地广泛,我都开始讨厌英语了,因为我真真地发现,英语居然不能把“加油”给准确无误地,充满中式节奏地翻译过去,这太让我为英语感到失望了。

  不过,我转念一想,不对啊,我这文章说的是“中国元素”,是“青花瓷”,是“立领”,是伟大的两个汉字啊。老外们对中国开始了文化意义上的兴趣,这正是“中国元素”的伟大胜利啊。我没有理由为英语有时的苍白无力感到失望,而应该对中国文化的不可能被全面翻译过去感到骄傲才是。

  于是,我高昂起了有点牛比的头,心中想着“青花瓷”,想着“立领”,也想着“加油”,脸有些肿地(因为这几天几乎天天熬夜的原因?)冲着洋人,也冲着英文:显然,我在等待着更好的中译英的出现。


读者评论(编者进行了分类):


——“加油”的起源:

  话说历史上第一次汽车拉力赛,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观众热情高涨,对即将产生的冠军拭目以待。跑在最前面的是意大利法拉力车队的 5 号车。当 5 号车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突然熄火,观众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上,无数人都在为这位车手着急,这时,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意大利人恩佐·法拉利先生连忙问身边的助手,为什么会突然熄火,助手称:“大概是耗油太多,赛车没有油了”。恩佐·法拉利先生异常生气,语无伦次,大叫:“你们……加油……”。四周的观众们一听,以为这是恩佐·法拉利先生对自己车队的车手的一种鼓励方式,于是也跟着恩佐·法拉利先生大叫,“加油、加油……”。自此以后,“加油”便成了赛车场上对赛车手的一种独特的鼓励方式!

  后来,随着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关注与重视,为赛车手“加油”的这种独特方式渐渐沿用到比赛场上,喊“加油”便成为观众对参赛选手呐喊助威的全世界流行的一种方式啦!

  实际上,“加油”就字面来说,原本就是汽车加油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到需要补充能量,需要努力,需要加把劲的意思。这个意思不论用在大悲或大喜都适用。如果这样来理解,就不难理解了。

  加油是(加大油门)的简称,它是工业化时代对加力,鼓劲,用力等激励词最形象的代用词。

  加油二字是现代词语,的确与汽车加油有关,近代中国乡村语言或方言中没有这个词的。在中国很可能与部队有关。

  “加油!”确实与在加油站加油没关系。真正含义就是赶超别人时加油门。翻译成英语其实很简单,SPEED UP!既短又不乏节奏,完全符合张放兄的要求。它开始时用于对赛跑类竞赛的助威,后渐渐扩展到所有竞争类事物,乃至各项事业。就像倭国人什么事都喜欢说:“让我们拼命干啊!”一样。开始是武士搏杀,扩展到战争,乃至各项工作和事业一样。

  加油来源于古代给长明灯加油……意义是接续传承,然后逐渐演变才形成了现在的意思,不是给汽车加油!不知道不要乱说!

  好像是诸葛亮的长明灯中有“老刘老刘,赶快加油”,被后来的刘伯温看到了,这句话就流传下来了,引申为给自己加油,长明不灭。

  中国文化是吃的文化。见面打招呼不说你好,问“吃了吗?”;找工作是“有个饭碗”、“混口饭吃”;丢了工作是“炒鱿鱼”;看文件看资料要“吃透”......加油大概也跟这种吃文化有关系。有油就能做吃的,火不旺加油就旺了,锅不旺加油就旺了。既然中国文化是吃的文化,加油跟吃有着很深的依赖,大概就这样演变成了中国文化的原素之一吧。

  加油是五四左右,我忘了是 191?年,还是193?年,是当时从国外的词里面总译过来的,以前看过关于这两个字的起源的文章,也就是说,“加油”这两个字,原本不是中国元素的,就像“再见”一样,都是那个年代,从留学归来的人当中意译过来的!


——外语里有对应的说法:

  实际上“加油”两个字是今年才赋予了那么多的含义,准确说是火炬传递时开始。那种场面,人们需要宣泄,又没有筒单合适的词,就用上了“加油”了。在这之前加油应该和“COME ON”一个意思。今年它是个时髦词!

  英文里也有“加油”的词,那就是“come on”, 意思与我们的“加油”差不多。

  come on!在英语有“算了吧!”的意思,正好反了。come on,别瞎说了吧!

  非要找个最接近的词语的话,应该是:努力。

  貌似就是 Cheer Up,有那么复杂吗?

  其实用“up”就够了!没有那么复杂。

  外语里也有“加油”这个词,只是不知道而已。比如,世界杯足球赛中那首著名的歌曲:ole, ole, 就是西班牙文里的油。意大利文中:forte ole,就是加油的意思,非常直白,不需要翻译。

  英语中也有“fuel up”,也是加速和促进的意思。

  单一的对应肯定不行,Do your best! hard work! trust yourself!.....

  加油翻译过来应该是 fighting!

  “加油”我觉得翻译成英文用“hurry up”也比较合适。

  加油的另一个意思是提高努力程度,英文解释为 [make an extra effort]


——不容易翻译:

  中国文化,中国文字的魅力就是多义,就是转弯,洋人要意翻,但精准难。

  加油的意思太丰富了,不同场合,不同事件,不同人说出来意思都会不同。如果按照楼上所说的是“努力”,也不是很全面。比如你朋友参加比赛,他跟你说:你要过来给我加油啊!如果按照“努力”来翻译,意思就是:你要过来给我努力啊!这有点说不通,在这里应该是“鼓励”的意思。所以说,中文就是这么神奇,讲究的是意境!

  这就是中文的魅力啊 中国人自己都搞不清楚

  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不同语言之间几乎没有意义完全等同的词汇,所以才有翻译是近似的表现和反映原文的说法,是一种再创作的说法。

  任何一种语言的某些词语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有不同的意思,要用另外一种语言来‘唯一准确’的翻译是不可能的,加油、东西、奶奶的.....等等等等,你怎么翻译???翻开英汉词典,很多单词不也是有很多解释吗?要想透彻领悟一种语言,那好吧你就在这里生活下来,每天去学习,每天去接触,若干年后你就会发现,“‘加油’这个东西原来是这么不是东西,奶奶的”!


——主张音译:

  在英语里,作为外来语使用最妥当“jiayou”。

  我建议:就把“jiayou”作为一个新的英语外来语单词使用。不知道英语国家是否愿意!

  同意楼上的,直接把 Jiayou 变成英语的一个单词就啥问题都解决了。就像 Kongfu 一样。

  翻译不了就别勉强了,照发音跟着学吧..

  加油可能是继功夫,江湖后新的由中国拼音加入到英语中的词吧?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说到起源,机动车是外来的,所以如果有人对“加油!”那么推崇,就应该称她为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典范!

  对某一文化的无限拔高和神秘化,都是对“主动的文化交流”不利(中国人从满清时代就在吸收外文化时不情不愿的,全无先秦和汉唐的自信和虚怀若谷)。

  其实,文化就是从古倒今天,某一群体已有的和正在表现出的各类艺术(文学和科技)、行为(风俗、举止)和思想(思维方式、观念和价值观),不光是几首唐诗宋词或文字。无疑我们的文化总体在衰落之中,所以要振兴中国文化。重点就是再创新辉煌,而不是老是“挖古坟”,躺在伟大的先辈们的棺椁中意淫。

  就说文字吧,科学、民主、物理、化学、数学、进度、思想、哲学、体育……许多代表近代和现代文化的词汇,就是通过引进倭语而来的外来语和概念。

  加油!加油!加油!好像所有的祝福,所有的感情,所有的所有都在加油了!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对于四川人来说,“雄起”和“加油”都有一样的意味啊。真的很妙。

  加油的语意太丰富了!不用多讲。有谁能将四川“雄起”的内涵和语意演化作一番考证?那才有意思。

  的确有很多中国元素无法为外国人所理解,也不完全可译。

  别人不能理解是因为我们之间有文化差异,而且他们更多不能了解的是深藏于我们儿时记忆里那学生时代比赛时的激情和彼起披拂的加油声。

  


首页  导航地图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龙 Loong 网主编信箱:fishman_uu@hotmail.com
* 题图装饰背景图片取自荷花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