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首页  导航地图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欢迎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姓名和原始出处。文章和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将京剧改译成“jingju”很有必要

黄佶 (www.loong.cn)

  摘要:把本国独有的事物翻译成外语时,第一应该考虑跨文化传播的准确性,避免误读,必要时应该建立新的传播符号及对应的知识系统;第二应该考虑语言的“性价比”,常用词汇应避免使用解释性的意译词组;第三应该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选用“陌生而怪异”的译法。

---------------------

  近日,赵启正先生再次撰文提出“京剧”应该翻译成“Jingju”[1],但有人指出:西方的歌剧(Opera)在中文里并没有音译成“奥佩拉”,因此,京剧在外文里也不必音译,并提出质疑:“有必要将京剧改译成‘jingju’吗?”[2]

  本文将从传播学理论、翻译经济学和保护民族文化特色等角度证明:将京剧改译成“jingju”很有必要。


一,“传播符号”及其“知识系统”:影响跨文化传播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信息传播过程是一个符号的传播过程。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对同一个符号的理解是相同的,信息才能顺利传播;否则就会出现“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现象。

  文字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符号,掌握同一种语言、并了解该种语言背后文化的人,对同一个文字的理解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组有关这个文字的知识。以下为了表述的方便,笔者称这组知识为“知识系统”。

1,信息的顺利传播需要发送者和接受者具有相同的“知识系统”

  学习过汉语并对中国文化比较熟悉的人对汉字词组“京剧”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知识系统:一种戏剧,演员以特有的模式演唱剧情中的对白或内心自白,有特定模式的服装,有特定的表演程式,甚至连观众也有特定的观赏程式,例如可以边欣赏边喝茶、嗑瓜子,在演员唱到高潮时可以叫好,但这“好”字有独特的声调,叫得不能早也不能晚,要和演员的演唱结合得浑然一体,……。等等。

  在传递“京剧”这个概念时,人们不可能罗沥罗嗦地把那么多文字都说一遍,而是用两个汉字“京剧”作为符号代表那么多信息。

  信息接受者看到汉字“京剧”之后,立即调动有关知识系统,对这个符号进行诠释。由于信息接受者对“京剧”二字具有相同的知识系统,因而能够正确了解信息发送者的意图,传播过程得以顺利完成。例如对方邀请自己去看“京剧”,立即知道即使不吃晚饭也不要紧,因为可以一边看京剧、一边吃点心。

2,跨文化传播中的信息发送方和接受方的知识系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知识体系是不同的,这会导致信息传播的失误,信息接受者从符号中读取的实际信息和发送者所希望发送的信息之间存在差异。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这一现象尤其常见。

  京剧在英语里现在被翻译成“Beijing Opera”。中国人邀请外国人去看京剧,在请柬上写的是“Beijing Opera”,对方脑子里浮现的却是另外一个概念,即西洋歌剧,其内涵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演员按照音调的不同,分为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女低音、女中音以及女高音等等。而京剧是按照扮演的角色把演员分为生、旦、净、末、丑等等。

3,一个符号对应多个有差异的知识系统时,应该另外新建符号

  Opera 作为一个文字符号,对应着西洋歌剧这个事物。把京剧翻译为 Beijing Opera 以后,它同时又对应了中国京剧这个事物,由于这两种艺术形式有很大的差异,结果造成信息传播的混乱。因此为京剧单独建立一个新的符号,是很有必要的的。

  实际上,在中文里,人们经常为各种差异不大的事物建立不同的符号来一一对应。例如“武术”、“拳击”、“柔道”、“跆拳道”、“泰拳”等都是徒手技击术,既可以进行非杀伤性的比赛,也可以用于实际的攻击和防卫,但中国人没有统一使用“武术”来称呼它们,也没有把这些外国拳术分别称为“美国武术”、“日本武术”、“韩国武术”、“泰国武术”,而是分别创建了不同的词组,与其一一对应。大众也一一建立相应的知识系统。虽然看上去这样比较烦琐,但能够保证传播的精确性。考虑到人脑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所以建立新的符号和对应的知识系统,在“硬件”(大脑容量)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不必担心人们必须记忆太多的传播符号。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或拒绝新的符号和知识系统,或忘记旧的符号和知识系统。那些对技击术没有兴趣的人会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对应世界上所有的技击活动:“打架”。

4,建立新符号及其对应的知识系统是很平常的事情

  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一个常见现象是:源文化中的某个概念或事物,在目标文化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物。京剧就是这样一个事物。其它例子还有豆腐、饺子、武术、风水、道、……等等,非常多。外国事物在中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 pizza、jeep、laser、radar、cola、coffee、chocolate、……,等等,也非常多。

  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简单地在目标文化的语言中寻找一个现成词汇来翻译外来新事物,因为每个词汇都有其原来对应的知识系统。一个词汇一旦用来翻译新事物,原来的知识系统就会和新事物挂钩。如果旧知识系统和新事物的实际内涵存在差异,就会导致跨文化传播出现差错。

  人类文化非常丰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新的事物也不断涌现,并不断向世界各国扩散,因此在语言中创造新词是很频繁也很平常的事情,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如此,不必把新词 Jingju 的出现看成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Opera 虽然是西洋歌剧,但也是一种“引亢高歌之戏剧”,和京剧有共通之处,那么在 opera 前面加一个地区定语 Beijing 是不是就可以省去为京剧创建新传播符号的麻烦了?总之,在存在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案时,具体应该采用哪种译法呢?这可以通过“翻译经济学”的分析来寻找其中的规律。


二,翻译经济学:语言的翻译也讲究“性价比”

  大自然有一条基本规律:以尽可能少的能量做一件事情。人类同样如此,做一件事情时,尽量寻找花费力气最少、成本代价最低的方法。文字的翻译和使用也是这样。

1,翻译经济学的“字数最少化”原则

  Opera 之所以被意译为“歌剧”而不是音译为“奥佩拉”,其背后实际上是翻译经济学的“字数最少化”原则在起作用。

  Opera 进入中国后,自然要为它在中文里建立一个传播符号及对应的知识系统。不论使用什么符号,建立知识系统都是一样的。那么在各种可能的符号中选择哪个呢?不妨假设当初存在两种方案:“歌剧”和“奥佩拉”。

  “歌剧”只有两个汉字,而且表述了 opera 的基本特征:引亢高歌之戏剧。而“奥佩拉”有三个汉字,又没有直观的意义,于是即使当时存在这种翻译方法,最后也会被逐渐淘汰。

  “水门汀”就是这样的实例。它是 cement 的音译,流行了很长时间,至今仍然在沪语中有所耳闻,但绝大多数人已经选择了更简洁的意译法:“水泥”。

  今天我在看上海老滑稽演员的表演时,听见一个词“盖索林”,即 gasoline 的音译。现在大家都不这样说了,因为有了更简洁的意译:“汽油”。

  相反,如果音译比较简洁,人们最终则会选择音译,例如“雷达”(radar,意译是“无线电定向和测距技术”),“咖啡”(coffee,意译的话多半不止两个汉字),“幽默”(humour,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对 humour 做一个明确的中文定义,更不用说进行意译了),等等。

  Beijing Opera 有十二个字母、五个音节,而 Jingju 只有六个字母、两个音节,所以音译比较经济。因此,把“京剧”翻译成 Jingju,仅仅从语言的经济性角度来看,也是很必然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 opera 没有音译,就反对把京剧音译成 jingju。

2,翻译经济学的“总成本最低”原则

  Beijing Opera 和 Jingju 这两个传播符号对外国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同样要进行宣传介绍,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知识系统,耗费的成本是一样的(实际上前者还需要耗费额外的力气纠正外国人以为京剧是西洋歌剧之一种的误解)。

  而说写 Jingju 比 Beijing Opera 方便很多,因此 Jingju 这个译法的总成本比较低,更加合理。

3,语言翻译也存在“沉没成本”和“沉没成本误区”

  沉没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经济活动中已经发生、无法收回的支出。“沉没成本误区”指的是人们往往明知一个项目存在问题,但考虑到过去的大量投入,因而依依不舍,继续硬撑下去,直到实在撑不下去了,才被迫终止,结果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语言翻译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大家都觉得一种翻译方案并不理想,但因为这种译法已经被长期使用,于是勉强继续使用,忍受各种负面效应。虽然 Beijing Opera 已经用了很久,但为了避免传播失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也应该壮士断腕,尽早改为 Jingju。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最初译为 Friendlies,后来觉得不好,就立即改为拼音 Fuwa了。


三,保护民族文化特色,是翻译的重要任务之一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文化是把一群人凝聚成一个民族的核心力量。因此,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合作化的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世界各国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工作却在不断加强。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任何人无法忽视的庞大力量,很多恐惧这一力量的人都在希望中国分裂。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粘合剂,是我们绝不能丢失的一块阵地。

  把本国独有的事物翻译成外语时,第一要考虑跨文化传播的准确性,避免误读;第二要考虑“性价比”,第三就是要考虑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外国学者对此早有精辟的阐述。北美翻译学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翻译再思》一书里说:“翻译是今日有战略作用的文化活动”,从弱势文化翻译到像英语文化这样的强势文化中去的时候,要采取“异化”的“抗拒性翻译策略,制作既陌生又怪异的译文,有助于保存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3]

  和 Beijing Opera 相比,Jingju 很富有中国特色,一看就知道是从中文来的,这有利于保存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特色。日本的“歌舞伎”英文是“Kabuki”;日本的语言表演艺术“漫才”,英译为“Mannzai”,也都很好地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色。

  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在翻译中国特有的事物时,不应该认为使用的英语越原汁原味越好。

  实际上我们在把外语翻译成中文时,也是尽量保留原文化味道的。

  “伊丽莎白”这种译法能够表现异国风情,而“毅力煞白”就毫无特色了。如果巧克力当初被译成“黑香糖”,可能就不会成为浪漫和爱情的象征物了。意大利历史名城佛罗伦萨的中文译名不使用徐志摩的“翡冷翠”,原因可能是:虽然很美,但没有异国特色,也不“陌生”,没有神秘感:一块冰冷的翡翠而已。

  中文里有无数保留原文化味道的外来语,如“菩萨”、“和尚”、“引擎”、“巴士”、“咖啡”、“芝士”、……。所以我们向西方文化输出一些有中国味道的新单词,也是很正常的。实际上西方人并不反对“怪异”的外来语,连 qigong(气功)这样完全不符合英语拼写规则的怪异单词都被他们接受了(在纯粹的英语中,q 后面总是跟着 u,读 ku,如 quick,earthquake,square 等等) 。


结束语

  近年来,如何翻译“龙”和“京剧”等中国特有、而西方没有的事物引发了很多争论,笔者觉得存在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很多中国学者实行双重标准,同样的事情,例如音译,外国人做,没有意见,但中国人做,就不行了。借用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一个典故就是:洋和尚摸得,但土和尚摸不得。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恢复中国学者的自尊心。我们可以没有自信心(因为国家实力还不强),但不能没有自尊心。

  其次是要对中国的民族文化重视起来,不能因为经济和政治与国际社会接轨了,就以为可以放弃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了。

  第三,我们应该从理论层面对跨文化翻译有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其中的基本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透过种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抓住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本文从传播学、翻译经济学和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三个方面,以“京剧”等的翻译为例,试图寻找跨文化翻译的一些规律,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2008年1月20日)

参考文献:

1,赵启正:“Peking Opera”是背叛,京剧应改英译名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6104/46105/6699334.html

2,李清:有必要将京剧改译成“jingju”吗?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6104/46105/6705365.html

3,转引自“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跨文化传播与翻译”一文(作者:覃江华),
http://myqin2008.blog.163.com/blog/static/406687372007102085322898

-------------------------------------------------

附件:

“Peking Opera”是背叛!京剧应改英译名!

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2007年12月26日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6104/46105/6699334.html

  近日,梅兰芳大剧院落成,中国京剧院也更名为中国国家京剧院。作为“国粹”的京剧,是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传承、振兴、传播京剧的意义,不言而喻。

  前些年,我们在巴黎举办中国文化周,做了几场专题报告:“中国人眼中的法国”、“中国的建筑”、“中国的京剧”等等。几位法国朋友对我说,他们以前没看过京剧,如果不经我解释,对于“Peking Opera”,他们会理解那是北京表演的 “茶花女”、“卡门”或“图兰朵”等西洋歌剧。

  这让人比较吃惊,也比较尴尬。因为京剧与西方歌剧差异甚大,外国没有完全与京剧对应的东西,而英译名“Peking Opera”却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二者的区别。

  在我看来,把京剧变成“Peking Opera”,是对京剧的背叛。日本的“歌舞伎”,日文发音是“Ka-bu-ki”,英文是“Kabuki”,它绝不叫“东京歌剧”(“Tokoyo Opera”)。所以如果说到“Kabuki”,外国人就知道:“哦,是日本文化!”其实,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日本的语言表演艺术“漫才”,英译为“Mannzai”;而中国的相声,却被译为“Cross Talk”(交叉谈话,也有电话串音的意思),这个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不知其义为何。

  几年前,我曾当面请教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还请教过上海的一位资深辞书家,他们都觉得京剧音译为“Jingju”是合理的,意译为“北京歌剧”(“Peking Opera”)是不准确的。但也有人说“北京歌剧”(“Peking Opera”)已用了许多年了,不会有误解了。其实不然。我问过多位外国朋友,他们依然不甚了解京剧和歌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京剧不是“北京歌剧”(“Peking Opera”)。我坚持认为,应将京剧的英译改为“Jingju”,不要从译名上就白白丢失了中国特征,这对京剧的国际传播必有好处。让我们珍惜“Jingju”吧!

---------------

有必要将京剧改译成“jingju”吗?

李清
2007年12月27日   人民网文化频道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46104/46105/6705365.html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撰文提出,因为京剧与西方歌剧差异甚大,外国没有完全与京剧对应的东西,“Peking Opera”的英译名,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二者的区别。他认为,应将京剧的英译改为“Jingju”。(12月26日人民网)

  由赵启正提出将京剧改译为“Jingju”,笔者不由想到了前不久,一些专家提出改龙英国译名为“loong”。毫无疑问,对中国特有的事物进行音译,有助于该事物名称扩大影响,满足一些人的民族情感。然而对京剧的英语译名,究竟有没必要改成“Jingju”,笔者觉得应当慎重考虑。

  诚如赵启正所说,一些以前没看过京剧的外国朋友,如果不经解释,会将“Peking Opera”,理解成北京表演的 “茶花女”、“卡门”等西洋歌剧。但是在笔者看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在于京剧的译名失当,而在于文化交流的不足。事实上,外国人如果没看过京剧,即使京剧改译成“jingju”了,他们也不会知道“jingju”什么样,甚至不知道它是中国艺术。

  赵启正举了日本歌舞伎为例,来支持他的改译主张。他说,歌舞伎的英文是“Kabuki”,与日文的发音一样,如果说到“Kabuki”,外国人就知道,“哦,是日本文化!”其实,这是有点想当然。“Kabuki”是日语音译不假,可对不了解它的外国人来说,不过是个陌生单词而已。不信,问问身边的中国人,看有几个知道“Kabuki”。就算用完全同样的字形,日本特有的艺术形式“能”和“狂言”,中国人都知道它们是什么东东吗?

  将京剧的英译改为“jingju”,笔者以为不是完全不可以,只是中文事物的英语译法,不能由中国人自己来强定,否则在外国人中间普及不了,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事实上在英语中,有不少来自汉语的音译词,拼法都与汉语拼音有差异,如 kungfu(功夫)、mah-jong(麻将),等等。再说,中国的戏剧除了京剧以外,还有川剧、越剧等上百种,都音译会让外国人一头雾水的。

  笔者以为,尽管西方国家的“Opera”,跟我国的戏曲不完全对应,但以“Peking Opera”或“Beijing Opera”,来作为京剧的英文译名,基本上是没问题的。事实上中外文化差异很大,几乎没有完全对应的艺术形式。“Opera”以前中国并没有,把它翻译成“歌”+“剧”,而不是音译为“奥佩拉”,大家不也知道是啥玩意了吗?更改已用多年的京剧英译名,还不如多去做些实际的工作,多向外国人推广、普及中国艺术。否则在外国人中间普及不了,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事实上在英语中,有不少来自汉语的音译词,拼法都与汉语拼音有差异,如 kungfu(功夫)、mah-jong(麻将),等等。再说,中国的戏剧除了京剧以外,还有川剧、越剧等上百种,都音译会让外国人一头雾水的。

  笔者以为,尽管西方国家的“Opera”,跟我国的戏曲不完全对应,但以“Peking Opera”或“Beijing Opera”,来作为京剧的英文译名,基本上是没问题的。事实上中外文化差异很大,几乎没有完全对应的艺术形式。“Opera”以前中国并没有,把它翻译成“歌”+“剧”,而不是音译为“奥佩拉”,大家不也知道是啥玩意了吗?更改已用多年的京剧英译名,还不如多去做些实际的工作,多向外国人推广、普及中国艺术。

  


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龙 Loong 网主编信箱:mail@loong.cn
* 题图装饰背景图片取自荷花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