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评论集:“dragon 改 loong”有必要

  编者按:《兰州宣言》使“重新翻译龙”的提议再次成为媒介和大众关注的焦点。本站收集了一些赞成重新翻译龙的观点和文字。没有收入反对的文字,是因为很多人提出的反对意见都是站不住脚的(详细请见黄佶“评反对重新翻译龙的观点及其理由”一文)。(黄佶,2007年11月23日)

错位的“龙”不该被纠正吗
孟兮源  广州日报,2007年11月21日
http://www.sdnews.com.cn/news/2007/11/21/325699.html

  11月18日,《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正式发布,呼吁为中华龙启用新的英文译名:“loong”。理由是吉祥的中华龙与邪恶的西方龙(dragon)完全不同。但奇怪的是,此呼吁竟招来一片嘲讽(11月20日《兰州晨报》)。

  “改名”也是一种形象再造工程。孔子就认为,为政的第一任务就是“正名”。就现代语言来说,“名”就是简化了的意识形态,它内在地隐含着一种价值判断。“dragon”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与中国龙的形象严重不符,甚至相反,面对这样悖谬,“循名责实”当为自然之理!

  中国的“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表现为一个“去恐怖化”的过程,已逐渐变成了广泛的正面形象。这时,如果西方仍以“dragon”的远古意义来翻译现在的中国“龙”,那么这必然是对真实含义的误读与误解。此时,如果改动一个名词的译法能逐步消弭误解,还原本真形象,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应该学会如何保卫自己的“文化形象”,它不是被描述、被诉说的被动客体,恰恰相反,承继了它的当代中国人应该自己“说话”,发出文化上的强音来主动阐述自己的真实形象,合理地保卫和建构自己的文化新形象!

-------------------

给中国龙改个雅名,又未尝不可呢
作者:孟隋(天津)  华龙网-时代信报 2007年11月21日
http://cqtoday.cqnews.net/system/2007/11/21/000953714.shtml
 
  11月18日,《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正式发布,呼吁为中华龙启用新的英文译名。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中华龙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主要代表邪恶与祸祟,因此应将中华龙英译为“loong”以示区别。(《兰州晨报》11月20日)

  “改名”也是一种形象再造工程。“怪物”的龙取代了象征的龙,本来就是一种对事实的文化翻译的扭曲。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与中国龙的形象严重不符,甚至相反,面对这样悖谬,“循名责实”当为自然之理!

  中国“龙”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表现为一个“去恐怖化”的过程,在远古部落时期,“龙”是一种强大统治力量和军事力量的象征,所以它的形象总体上是恐怖骇人的,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封建皇权承袭了用“龙”来象征统治力量的远古做法。从此,民间为了沾染皇权的威力、富贵、煊赫而推崇“龙”,于是“龙”在中国最终成了“吉祥”、“发达”、“正义”的化身,而大多中国人也自称“龙的传人”。它已经逐渐变成了广泛的正面形象,并日益凝结为国民的“集体意识”。

  这时候,如果西方仍然以 dragon 的远古意义上的“龙”来翻译现在的中国“龙”,那么这必然是对真实含义的误读与误解。这种情况下,尝试改动一个名词的译法,以达到逐步消弭理解隔阂,还原本真形象,也不失为一项可行的善举。

-----------

“dragon 改 loong”有必要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作者:郭松民
http://www.hljdaily.com.cn/xw_ljpl/system/2007/11/22/010088104.shtml

  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提出应将中华龙的英文译名“dragon”改为“loong”,理由是西方的“dragon”主要代表邪恶与祸祟。(11月20日《兰州晨报》)

  这个建议在网民中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应,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纯粹是吃饱了撑的。

  我是支持改变中华龙的英文译名的,理由很简单: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一些形象,如龙、凤、麒麟等的译名,在西方的语境中都带有贬损、邪恶的含义,那显然是无助于西方人树立正确的中国观的。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西方列强用炮舰强行纳入了世界体系,地位低下。反映在译名上,就是中国和西方很不对等。比如中国为西方大国所起的译名,都含有很正面的意义,诸如“美利坚”、“法兰西”、“英吉利”等。这些名字让人听了以后,会产生一些很美好的联想。反过来,西方在音译中国的名字时,就很有些马马乎乎了。比如“china”即瓷器的意思,就很不妥当,无论是意义还是读音,都与“中华”、“中国”等相去甚远。

  当然,有些译名已经约定俗成,又无恶意如“Hong Kong”,我看就不必再改了。但“dragon”最好改一改,甚至“China”,我也是主张改为“Zhong Guo”的。(摘自《扬子晚报》)

---------

为中华龙“拨乱反正”还不够
叶扩
http://qzone.blog.qq.com/36216051/blog/1195609060.htm

  11月18日,《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正式发布,呼吁为中华龙启用新的英文译名。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中华龙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主要代表邪恶与祸祟,因此应将中华龙英译为‘loong’以示区别。(《兰州晨报》11月20日)

  去年就有上海专家称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说是要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而且这一重要课题已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现在这个“自废武功”、“因噎废食”的所谓“重要课题”进展如何,亦不得而知。如今又传“兰州宣言”呼吁为中华龙启用新的英文译名,结果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但笔者却认为改译确有必要,只不过改译之后,不能止步于此。

  在专家考证,在欧洲,“龙”之为物也,多半两其翼而身似蜥蜴、皮如鳄鱼,有的还会吐火喷毒,故以邪恶之兆闻世,和中国龙的意涵及品类都截然有异,根本就是“两种”动物。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或是英国等西方国家中的屠龙传说,绝非你我在佛寺道观柱上或是壁上可见翱翔于水天云际的如蟒麟介。从字源上理解,英文的“龙”源自希腊古音,而邪恶之今义则确自犹太与天主教传统的《创世纪》萌芽,再经《新约》凸出,特别是《启示录》里的“古龙”和“蛇”、“魔鬼”、“撒旦”等邪恶概念更是一体相连了。而中华龙之所以在洋人手上翻江倒海成了邪恶的“dragon”,实在是西洋翻译史和历史语言学上的一桩错案。

  正是如意大利人利玛窦和罗明坚等早期入华的传教士,难通中国龙文化的深奥,于困惑间左支右绌,传译定义由此铸成大错,好端端的中华龙,便被先入为主,误打误撞成邪恶的代名词。于是,以“dragon”或“draco”译“龙”的思想,在西方几乎根深蒂固,再难撼动。换句话说,中华龙的“误译”,其实也是中西文化沟通的一种象征,也折射了中西文化差异,和由此造成深深的误解和偏见。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译传基本处于被动传播状态。所以,要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就必须加大我国文化传播的力度和精度,在有些核心词汇的翻译上可以举办世界范围的学术研讨,由各国的汉学家、词典编撰专家和出版家等共同研讨,以求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获得学术及情感上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兰州宣言”说是要为中华龙启用新的英文译名,亦不失为好主意,既然是学界错案,那么“解铃还需系铃人”,通过改译音的方式把讹误纠正过来,也可以逐步为中华龙拨乱反正,恢复名誉。

  笔者认同这样一种观点:西方对中国的负面反响主要源于中国的复兴,由此产生强国优越感的失落,进而放大为“中国威胁论”等思潮。而对中国龙内涵的解读不过是西方人士的一种舆论工具,当他们批评中国时就使用西方Dragon的外延,而当他们认同和赞美中国时就回归中国龙的本来内涵。对此,我们应当报以平常心,明确“Dragon”并不是中华龙,中华龙在西方世界还是一个未曾读懂的信仰。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是要在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加强中西文化沟通,消解相互之间的“傲慢与偏见”,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

五学者力挺中华龙“更名”
来源:兰州晨报
http://news.sohu.com/20071122/n253399816.shtml

  有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可直译为“long” 一场全国大讨论正在网络展开

  本报讯(记者李国林)本报独家刊发的《〈兰州宣言〉呼吁为龙“改名”》一文被搜狐等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继而引发了网友对中华龙是否应将英文名改译为“loong”的大讨论。

  同时,这一事件也牵动了龙文化研究领域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11月21日,以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庞进为首的国内五位知名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以鲜明的观点表示:力挺为中华龙英译正名!声援在网辩过程中为“中华龙应改英文译名”而摇旗呐喊的众多网友。

  ■ 五专家观点

  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是对龙文化的一次宣扬

  为龙正译名当然是有必要的。这里的关键是中华龙与西方的dragon是两种具有不同来由、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象征物:中华龙形态神奇,尽管曾有象征帝王专制等负面的内涵,但经过几千年的演进和升华,现在已成为正义、吉祥、团结、和谐的标志,和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象征;西方的dragon外貌丑陋,尽管有一些正面的内涵,但主要还是代表魔怪、邪恶与祸祟。既然是两种不同的象征物,那么分清楚就比混到一块好。在信息传播已很发达的今天,改一个译名,并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已不是什么难事。何况为龙正译名活动本身,也是对中华龙文化的一次宣传和弘扬,我们何乐而不为?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逵夫:旨在纠正外界对龙文化的误解

  中华龙和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在实质上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的文化蕴涵也不同,其所代表的文化符号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各有不同。我支持将中华龙英译为“loong”!

  为中华龙正译名的民间呼声,其用意是要纠正世界范围内对中华龙文化造成的一个误会,或者是误解。在东方文明中,中华龙历来被人们视为吉祥物,人们把它看得很神圣,后来又被历朝历代的君王们加以利用,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含义。而西方的“dragon”确是恶兽无疑,根本不能与中华龙混为一谈!

  中国民俗协会理事刘其印:同意正名但勿媚外

  同意为中华龙正英译名!我个人认为龙最好译为“Long”,不再添加字母“o”要好一些,我们没有必要照顾英文辞典中已存在“long”而为中华龙的英译再造出一个生词,应完全“名从主人”,以汉语拼音为准。

  文字翻译方面,我们不能有媚外的味道。我们在译西方人名字的时候,就尊重他们的原发音情况,例如“布什”就没有翻译成“不是”,而西方人难道就不能尊重中国文化,将中华龙直接音译过去赋予准确的含义吗?

  中南大学教授黄益苏:支持为中华龙正名

  我于今秋10月份见证了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的成功举办,中华龙文化博大精深,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我支持为中华龙正译名为“loong”。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贾京生:直译成“long”即可

  我非常支持《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为中华龙正名的举动。我只是觉得“龙”直接音译成“Long”就可以,我们应从中国的文化、文字的特点出发,不因外国人不喜欢就造成其它的形式。

  ■ 相关新闻

  三方观点论战“龙正名”,数万网友为“龙”激辩

  本报讯(记者李国林)关于中华龙可否更改英译名的讨论正迅速升温!本报独家刊发的《〈兰州宣言〉呼吁为龙“改名”》一文,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

  11月21日,围绕“中华龙英译名改与不改、怎么改”的话题,搜狐等国内各大门户网站上已有数万网友跟帖展开激辩。在搜狐网开辟的“讨论区”、“评论区”中,网友们参与讨论的热情高涨,正、反双方针锋相对的言辞俯拾皆是。

  以搜狐网的激辩情形为例,该网站开辟的“中华龙是否该更改英文名”讨论专区里,正、反方形成对垒的方阵,正方观点认为:“应该更改!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西方国家和社会大大歪曲和损坏了中华龙的光辉形象,应该将中华龙英译为‘loong’以示区别。”而反方观点则坚持:“不该更改!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世界观,不应该随外国人的看法而改变。需要更改的是外国人的看法,而不是我们中华龙这个用词。”值得一提的是,自持一家之言的第三方网友也加入到了精彩的辩论大军中,他们的观点比较中立,有的赞成中华龙更改英译名,但对“怎么改”的问题上有意见分歧,有的则对正、反双方各打一板,认为是“闲找事”,而有的则干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截至21日下午6时,搜狐网的正、反双方观点交锋的总参与人数达到了7138人,其中正方力量4551人,反方力量2587人,相比之下,正方力量显然是占了上风。加上第三方阵的网友,有近万人参与了有关中华龙英译名的大讨论。

(责任编辑:李彬)

---------------------

错位的“龙”不该被纠正吗
孟兮源
大洋新闻,2007-11-21,来源:广州日报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11/21/content_84729.htm

  11月18日,《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正式发布,呼吁为中华龙启用新的英文译名:“loong”。理由是吉祥的中华龙与邪恶的西方龙(dragon)完全不同。但奇怪的是,此呼吁竟招来一片嘲讽(11月20日《兰州晨报》)。

  “改名”也是一种形象再造工程。孔子就认为,为政的第一任务就是“正名”。就现代语言来说,“名”就是简化了的意识形态,它内在地隐含着一种价值判断。“dragon”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与中国龙的形象严重不符,甚至相反,面对这样悖谬,“循名责实”当为自然之理!

  中国的“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表现为一个“去恐怖化”的过程,已逐渐变成了广泛的正面形象。这时,如果西方仍以“dragon”的远古意义来翻译现在的中国“龙”,那么这必然是对真实含义的误读与误解。此时,如果改动一个名词的译法能逐步消弭误解,还原本真形象,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应该学会如何保卫自己的“文化形象”,它不是被描述、被诉说的被动客体,恰恰相反,承继了它的当代中国人应该自己“说话”,发出文化上的强音来主动阐述自己的真实形象,合理地保卫和建构自己的文化新形象!

----------------

为龙“正名”需多方推动
http://www.nnwb.com/news/2007/1120/jrsp/234258.htm

  11月18日,《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正式发布,呼吁为中华龙启用新的英文译名。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中华龙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主要代表邪恶与祸祟,因此应将中华龙英译为“loong”以示区别。(11月20日《兰州晨报》)

  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是原始先民智慧的结晶。追溯中国龙文化的历史,距今至少也有七八千年。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形成和融合的过程,就是龙文化的形成和参与的过程。全世界凡有华人的社区,都有龙文化在传承,比如玩龙灯、划龙船、喝龙茶、打龙拳等等。经过漫长的演进、升华,如今龙已成为我们民族图腾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不论怎么变迁,文化始终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与精神。龙文化的深远与奥秘,就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根。然而西方国家和社会却将自己文化中的“暴龙”(dragon)形象强加于中华龙身上,并被将其编进了英汉辞书。这不仅是对中华龙形象的歪曲,更是对中华民族的凌辱。遗憾的是,由于受此影响,连我们自己一些人去年12月居然也提出了“弃龙说”。因此为龙“正名”,对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然,为龙“正名”并非将龙的英译dragon改为loong就一事方休,还需要我们社会各界以及海外同胞侨胞多方共同推动。首先是出版部门应行动起来,将出版物中的错误的翻译加以纠正;其次,国家机关和企业在外事活动中,凡涉及中国龙文化的注意把中华龙与西方龙区别开来;再者,作为每个公民出国旅游观光,也应积极宣传中国龙文化。只有如此,中华龙的真名才能传播天下。(纪卓瑶/文)

------------------

为“中国龙”正名正逢其时
http://www.nxtv.com.cn/class/blog/2007-11/21/83640345.htm

  《兰州晨报》11月20日报道:韩国人把首都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成了“首尔”,中国人叫了500多年的“汉城”一词不再使用。而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韩国人的做法,为我们的中华龙更换一个新英译名,让西方人重新认知中华民族泱泱8000年的龙文化、龙形象。“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于上月圆满落幕后,备受关注的《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经多日酝酿后终于正式发布,这个“兰州宣言”发出了一个令国人产生强烈共鸣的声音:改弦易名,大力弘扬龙文化,中华龙应有新的英译名,让西方人重新解读中华龙。西方国家和社会一直将自己文化中的“暴龙”形象强加于中华龙身上,这大大歪曲和损坏了中华龙的光辉形象。《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郑重指出:“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中华龙形象神奇,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外貌丑陋,猖狂肆虐,主要代表邪恶与祸祟。因此,应将‘dragon’直译为‘獗更’,将中华龙英译为‘loong’以示区别。”

看此新闻后,倍感振奋,热烈拥护。

  龙在氏族部落时代,作为氏族和部落的图腾,被视为本氏族的吉祥物、保护神,并作为宗神祭祀,以保氏族人丁兴旺,生活平安,生产发展;龙在从炎黄时代,黄帝奋战涿鹿,合符釜山,联合各氏族部落统一了龙图腾,龙的含义就成为部落联盟团结合力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沟通和统一的理念;龙沿革到春秋战国时期,龙作为自然神备受尊敬,或升天兴风雨,或潜渊以韬晦,且行则行,宜止则止,上天能飞,入水能游,在地能走,不畏艰险,自强不息,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龙进入了秦汉时期,中国的大一统,要求有一个与之统一的文化标志,龙这一人文幻化由许多动物形象综合提升,集智而成的神物,如“角似鹿,头似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如牛”这一统一形象就成了皇权的象征。

  在中国所有的动物神中唯龙是人民的最爱,唯龙是人民的最敬,传承七八千年历史的龙文化,在民间从未中断、消失,民间写龙、画龙,甚至祭龙、舞龙、赛龙舟、游龙灯的传统体现了中华各族人民戮力团结的精神,自力更生的形象,拼搏奋进的力量。

  龙飞九天,天人合一。身处民族复兴伟大道路上的中国,必须匡正那些对我们错误的认知,树立一个温润、和谐的中国龙形象。

  为“中国龙”正名,正逢其时,得民心,顺民意,名正言顺,功德无量!

-----------------

中华龙需要开放自信的文化名片
四川新闻网网友:陈一舟
http://comment.newssc.org/system/2007/11/21/010564076.shtml

  11月18日,《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正式发布,呼吁为中华龙启用新的英文译名。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中华龙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主要代表邪恶与祸祟,因此应将中华龙英译为“loong”以示区别。(《兰州晨报》11月20日)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在泱泱中华文化里,龙是正义的化身、是祥瑞的表征,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不仅有形态上的不同,而且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如此中华龙启用新英文译名以区别于“dragon”的呼吁,笔者举双手赞成。

  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华龙”本来就不等同于“dragon”,龙是很本土化的“事物”,与外国人无关,他们理解不理解无关紧要,没必要为此进行改名。这种看法貌似是“理直气壮”的,其实却很狭隘。文化,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属于人类文明,在今天,更是日益呈现出互补和兼容的特征。中华龙虽然“起源”于中国,但中华龙也属于世界,因为语言和文化双重差异而导致的中华龙概念误读,难道不应该及时予以“更正”吗?正义之龙不能被曲解成“暴戾恐龙”——进行英文名的理性改正并予以推出,绝不是多此一举。

  文化的传播,需要一个彰显内涵的形象名片。就譬如孔子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扎根生长需要“孔子标准像”作为载体一样,中华龙文化同样也离不了一个实质名归的正确外文译名。这是一个绕不开去的文化传播基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崛起,中华龙文化正在走向世界。而事实上,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企盼是具有共性的,中华龙所天然隐喻的吉祥如意和谐美满内涵,日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逐步认可是一种必然。海外华人热热闹闹过春节、舞龙灯的传统文化习俗,在当地社会圈中越来越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华龙改英文名为“loong”与“dragon”彻底脱离,有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和时代意义。

  数千年来,作为蕴涵着喜庆祥和、繁荣昌盛之意的中华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绵延起伏、生生不息、横亘人类世界历史的神圣象征。中华龙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不论走到天涯海角,凡是世界上华人聚集的地方,总能看到龙的身影,龙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今天,我们更需要以此增强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那么,我们把中华龙所寄予的、我们欲要践行的这种文化开放与自信的精神,化为一张文化名片,传递开去,推广开去,又有何不可呢?这是不可回避的文化责任,与“崇洋媚外”无关。

-------------

给中国龙正名和文化自信无关
张军昱
http://www.scol.com.cn/comment/dtss/20071121/20071121155132.htm

  从“中国龙文化论坛兰州论坛”上传来消息,与会的专家们呼吁为中国龙改一个英文译名,以便纠正长期以来外国人眼中的龙的邪恶形象。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很善于成人之美。America 翻译成中文名就是美国,Germany 就是德国,Englang 就是英国,都是一些很光彩的词语,最不济也是个“法国”,“法”这个字细说起来也不错。

  龙要换个洋文名—— Loong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文化传统地位。老外没有中国人这般大方,他们口里叫中国龙叫做 dragon,dragon 在西方的神话中是恶魔的象征,有点类似于我们口里的“夜叉”;好莱坞电影里倒是经常出现西方人眼睛里龙的形象,一个大号的蜥蜴,然后绑上两个大翅膀,嘴里能喷火,风靡世界的电影《哈利伯特》里就有过哈里骑着大扫帚斗龙的镜头,自然是处于不被人喜欢的凶恶角色。
  
  我们一般很敬重的“龙”,自然和老外的 dragon 形象不同。当初设计北京奥运吉祥物的时候,大概就是有这个顾虑,所以中国龙才遗憾落选。
  
  要说“改名”其实不是很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正名”。中国的龙就是中国的龙,老外的长着两只翅膀的大号蜥蜴就是他们的大号蜥蜴,把两个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长大的动物统统都叫做 dragon,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偷梁换柱。
  
  不少人反对更改龙的英文译名,甚至是上升到了文化自信的高度上,意思大概就是干嘛我们改呀,要改就让老外改变对 dragon 的印象,要以我们的自信去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其实是个人性格上的固执了,既然他们的文化里 dragon 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我们又干嘛非要使出吃奶的力气和他们较这个劲,莫非是老太太吃麻花,要的就是这个劲儿?中国龙和老外的 dragon 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文化集合体,好像你和某个人第一次见面,人家本来叫“李刚”,你不小心把人叫成了“王软”,下一次开口改过来就成了,莫不成我们明知叫错了还要一直错下去,非要这个“李刚”接受那个“王软”的名字不成?
  
  一年之前,就有人说过要重构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一个根据就是龙在老外的眼睛里是邪恶的意思,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这样的建议自然可以称得上是国家文化上的自我懦弱,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崇洋媚外的意思。但是现在提出为中国龙改个英文译名,完全不同于一年之前的“龙事”。
  
  为中国龙“正”个英文译名,和文化自信无关,和崇洋媚外无关。

-------------------

错位的“龙”应被纠正

孟隋 东方早报 2007年11月21日
http://intl.ce.cn/zgysj/200711/21/t20071121_13665314.shtml

   一个“名”其实就是一种简化了的意识形态,它内在地隐含着一种价值判断。中国的“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表现为一个“去恐怖化”的过程,它已经逐渐变成了广泛的正面形象,并日益凝结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这时候,如果西方仍然以dragon的远古意义上的“龙”来翻译现在的中国“龙”,那么这必然是对真实含义的误读与误解。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改动一个名词的译法就能逐步地消弭纠纷,还原本真形象,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应该学会如何保卫自己的“文化形象”,中国的文化传统还没有作古,它不是被描述、被诉说的被动客体。恰恰相反,承继了她的当代中国人应该自己“说话”,发出文化上的强音来主动地阐释自己的真实形象,来合理地保卫和建构自己的文化新形象!

-------------------

http://post.baidu.com/f?kz=131638141

  龙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的龙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西方不曾存在的。如果用汉字“龙”来表达龙的精神,我们的“龙”是无可挑剔的。但如果译成英文,西方固有的单词 Dragon 根本就不能表达出我们心目中龙的精神。

  所以我们要用 Loong,我们要在英语中创造出我们的 Loong,让 Loong 在英语中表达出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是在向西方国家展示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不是什么所谓的“迎合西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让我们民族的 Loong 成为世界的,而不是让西方的 Dragon 成为我们民族的。

  鲁迅先生说过,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我们要让我们民族的 Loong 走向世界。

  这根本不存在“改名”之说,Loong 是 Loong,Dragon 是 Dragon。

  而是“推广“之说,我们要让世界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龙是 Loong。

  龙是我们民族唯一的,Dragon 不是我们民族唯一的, Loong 才是我们民族唯一的。希望大家支持,我们的龙是 Loong。

  有人说 Loong 西方会联想到 Loon、loo 这些词语,根本不会的,西方人的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多一个少一个就会有天壤之别。请不要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待。李小龙 Lee Siu Loong 在西方人的眼中不是李小傻子,新加坡李显龙 Lee Hsien Loong在西方人眼中不是李显厕所。

  有人说用 Liong 来表示龙,由“狮子”来创造“龙”,虽然这个方案也很好,但还是感觉 Liong 没有 Loong 形象饱满。Loong 这个词语已经在西方获得广泛认知(从带 Loong 字的名人那里等等),并且中国自己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中央微处理器(CPU)“龙芯”的英文名称被正式确定为 Loongson 。这从侧面看出中国科学界的人也对 Loong 非常认同。另外从眼睛观察的角度来讲,Loong 也与龙非常的神似。

  自己心里感觉,其他的龙的英文创造都好像不具备“loong”的优势。

  个人认为,Loong 是“龙”目前最好的翻译。

  希望支持的人多多使用 Loong!

  


首页  导航地图  论坛  为龙正名  媒介  No Dragon  对龙的误解  Loong 的英文解释  Loong 的应用实例
龙 Loong 网主编信箱:mail@loong.cn
* 题图装饰背景图片取自荷花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