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历史记录:与会专家建议龙的英文名称采用“long”(北京,2006)

原标题:“大国战略与国家形象高层圆桌会”在京召开
品牌中国,2006年12月29日
http://union.brandcn.com/lianmengdongtai/061229_74813.html

中国崛起需要重塑文化形象
——大国战略与国家形象高层圆桌会侧记

  2006年12月27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国家形象课题组和品牌联盟主办,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文化委员会承办的“大国战略与国家形象高层圆桌会”在京召开,就社会普遍关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重塑中国文化形象和实施海洋文化战略两个专题进了研讨。

  有二十余年历史的中国太平洋学会,前后两任会长都是泰斗级的学术人物,第一任会长周谷城曾当过毛主席的老师,现任会长是著名于光远先生。共五十余人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包括文化学者、海洋专家、外交学者、军事专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和央视《大国崛起》主创人员在内。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崛起需要重塑文化形象”。会议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国家形象课题组首席专家苏彤做了有关中国文化形象识别体系设计的学术成果报告。

中国跨文化传播形象识别的主标志是“龙”

  世界各民族都有龙蛇崇拜的传统,中国龙崇拜起源于原始“生命崇拜”,龙始终作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命力之象征,这是贯穿龙崇拜的一条主线。由于历史的原因,本无褒贬之分的龙,在不同的文化中象征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在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传统中,Dragon 逐渐成为了恶势力和危险的象征。而由于翻译的原因和西方部分势力别有用心的恶发挥,中国之龙也经常是以恶龙的形态出现,这是有历史证据的事实。无论是著名的《黄祸图》,还是文学形象“傅满洲”、还是在美国时代杂志上数十年来对中国形象特别是龙的刻画都足以为正。

黄祸图

局部放大

傅满洲和龙

1992年

1997年

2004年

2005年

  专家强调,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从来没有断裂,这是我们能够自诩文明一脉相承的基本根据。与会专家建议,龙的英文名称是采用汉语拼音的“long”和表示“长久”的英语单词“long”。“龙的传人”始终是凝聚华夏人心,建立共同愿景的象征,自古以来就作为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图腾,具有极强的符号力量。因此,龙的形象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形象标志,其地位是现实的存在,是无法撼动的。

  据知情人士介绍,至今已经开展一年多的“为龙正名”活动,是重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创意活动。2005年11月11日在距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千天和北京奥运吉祥物发布日之际,在西安举行的首届欧亚经济论坛的市长圆桌会议上,中国太平洋学会国家形象课题组在报告中首次向世界传达了以“long”替代或并用于 dragon,作为中国龙的英文翻译的设想。次日也就是 2005年11月12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和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倒计时 999 天,中国形象,龙的正名学术艺术交流活动”中,再次对“龙的正名”设想进行了发布。作为“为龙正名”行动最早的公开推动者,部分与会专家指出,“为龙正名”不是简单的处理一个翻译词汇的问题。而是试图通过这样一个文化活动,引起人们的注意,传播一种信息,尽快达成重塑中国文化形象的基本共识。

“中国形象--龙的正名”活动现场,2005年11月12日

(黄佶编辑配图,2021年9月17日)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