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学术论文摘选

错译龙使西方媒体用 dragon 塑造中国负面形象有了正当性

原标题:外媒对华龙形图腾的视觉隐喻构建
梅艺璇,陈静茜(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青年记者,2018年第三十二期

  几千年来,龙在中国始终发挥着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宣扬价值的重要作用,并逐渐沉淀演化为现代中国的形象符号。随着东亚在世界政经格局中的重新崛起,中国的影响力提升迅速,吸引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选用龙图腾来象征中国,更成为西方媒体报道的策略之一,同时,他们常将龙作为常规语言隐喻的视觉载体,展开观念的构建。

  西方媒体对华形象建构一直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状态。除“中国威胁论”和“唱衰中国论”此消彼长、交替出现外,近年来西方媒体也开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若有所悟。【1】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龙形图腾的媒介呈现及隐喻,关系到中国国家形象的树立、国际受众对中国的认知,并将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外部国际舆论环境。

  笔者通过分析 1978-2017 年《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周刊报道》(The Week)、《时代周刊》(Time)、《新闻周刊》(Newsweek)、《福布斯》(Forbes)、《明镜》(Der Spiegel)等西方主流新闻杂志中含有龙形并与中国相关的封面报道后发现,西方媒体借助大量视觉隐喻实现对华形象的负面建构。他们将常规语言隐喻进行还原性视觉化处理,利用荒谬的、可笑的图片场景使隐喻更具叙述性和动态性。

龙形视觉隐喻构建及偏见

  值得注意的是,视觉隐喻在研究样本中并未直接发生,而是通过转喻完成。转喻在认知语言学中,多被认为是比隐喻更基础的认知现象。隐喻往往是由转喻诱发。样本图片通过对龙形象的塑造和呈现,完成了激活“目标域”——“中国”的过程。

1. 东西方龙不同的隐喻构建。

  龙作为世界多元文明中的共存形象已成共识。但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中国龙,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dragon”(西方龙)在视觉形象和文化意涵上有着巨大差异。中国龙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错译为“dragon”,更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龙的外形凝聚着中华先祖对大自然的敬畏,具有强大的神性与力量,是吉祥嘉瑞的象征。而在西方话语体系中,西方龙通常以体形庞大、性情凶猛、双翅、长尾、鹰爪、口喷烈焰的魔鬼形象示人。且在《圣经》及文学作品中被塑造成邪恶的化身,是西方语言文化圈和基督教宗教世界里受到广泛认同的邪恶化身。

  由于转喻体本身通常附带某些具有评价和感情色彩的隐含意义,所以,同样是激活“中国”这一概念,西方龙和中国龙不同的转喻体会诱发“中国”不同的特征映射入目标域。西方龙因其外形恐怖,体态丑陋,多隐含“野蛮、侵略、傲慢”之意,而中国龙体态华贵,姿态优美,多隐含“上进、祥瑞”之意。

  本文数据显示,西方媒体普遍倾向使用西方龙形象代表中国,其使用的西方龙多呈现出以下形象特征:目光凶狠,齿尖爪利,或大腹便便,体态猥琐。这种西方龙所塑造的中国形象通常传递出强势、侵略、傲慢、自私等负面信息。其使用的中国龙则较为中性,并没有体现传统意义上中国龙所承载的责任、进取、祥瑞、美好等信息。

2. 动作过程中的隐喻构建。

  ……。本文样本中,西方媒体通常将龙的动作描绘为怒目而视、张牙舞爪或口喷烈焰,这类动作隐喻中国不断崛起的国家实力或对世界局势造成威胁,塑造“危险中国”形象;又或将龙的动作描绘为被制伏在地,仰面朝天,龇牙咧嘴,以此类动作隐喻中国局势动荡,危机重重,塑造“衰败中国”形象。

3. 概念过程中的隐喻构建。

  ……。当某一部分添加到一个整体 A 时,该部分所属整体 B 的特性也将被叠加到原有整体 A 之上,使 A 具有 B 的特征,从而实现 B 到 A 的映射。如《新闻周刊》2005年5月的封面图片上,一只强壮的臂膀蓄力呈现出饱满结实的肌肉,以此展示自己的力量,此为整体 A,而臂膀上一枚不完整的龙形文身,则代表整体 B ——龙形象的一部分,传达出龙是中国形象代表的文化特性,因此,强壮的臂膀具有了指代功能,暗喻中国力量不容小觑。

编者注:未发现 Newsweek 2005年五月各期封面有论文所述图案

  而当非常规部分 A 占据了常规部分 B 的位置时,A 也会获得 B 的显著特征。如《经济学人》2007年3月的封面图片,一条红色巨龙持乒乓球拍盘踞在球台一方,另一方则是同样手持球拍的人形剪影。红色巨龙作为非常规部分 A 取代了常规部分 B ——中国乒乓球队。中国乒乓球长期以来成为绝对实力及强大的国家自信的代表,因此,红色巨龙在指代中国的同时,也在暗喻中国与日俱增的综合实力和国家信心。

  除此之外,在漫画中,形体的大小普遍用来暗示权力、力量、社会地位间的差别。例如《经济学人》2010年2月的封面图片中,奥巴马面对一条巨大、凶猛的银灰色巨龙。在这里,银灰色巨龙这一视觉符号作为源域,指代“中国”这一目标域,在完成转喻过程后,通过龙与奥巴马之间形体大小的鲜明对比,暗喻当前两国关系中中国巨大的威慑力与影响力。

如何扭转被妖魔化的龙形

  中国龙被错译为“dragon”,且一直未得到更正,这也使西方媒体运用“dragon”来塑造中国负面形象具有了某些“正当性”,成为其使用频率较高的视觉符号。本研究样本中的图像建构者就是通过对源域的设计与选择,将龙尤其是西方龙的某些特征,通过隐喻的过程完成映射在目标域之上的任务,创造出一系列新的相似性,从而颠覆中国龙吉庆祥瑞的正面形象,对中国进行妖魔化形象输出的同时,重新构建了中国的民族身份,形成了极具负面意义的隐喻。【6】

  龙形的塑造,是涉及国家形象的重要问题。我国当前的国内建设和对外关系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塑造符合国情和时代特征的良好国家形象,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7】因此,要向世界传递统一的中国龙形象,首先应该将其纳入官方认证的国家标志之中,对其形象进行统一的定义及传播。

  其次,通过影视出版物的文化输出,强化西方受众对“中国龙”的直观认识。龙的虚构属性赋予了它更大的创作空间,通过影视作品中的中国龙的形象塑造,可以传递友好、和善、进取和负责的中国形象。

  龙形在外媒的高频使用,在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张力的同时,也说明我国国家形象的视觉符号传播依旧停留在用新形式、新技术、新手段来包装和传播旧内容的阶段。今后应发挥各传播主体的能动性,整合和凝聚龙的新时代精神,进一步完善中国龙的英语翻译标准,以期找到更适合中国龙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翻译方式及语言传播路径。

注释 :

1,徐明华,王中字:西方媒介话语中中国形象的“变”与“不变”——以《纽约时报》十年涉华报道为例 [J],《现代传播》,2016年第十二期

6,潘艳艳: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 [J],《外语研究》,2011年第一期

7,康绍邦:塑造符合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国家形象 [N],《光明日报》,2010年9月7日

(黄佶编辑配图,2021年5月2日)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