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威尔士红兽(Red Dragon)一出动,中国学者就激动

——黄佶评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吴伟雄教授的文章(摘选):

和而不同话译“龙”

——从英女王给哈里王子颁发的“准婚证”说起

原文作者:吴伟雄,翻译论坛,2018年3月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FYLT201803014.htm

  作者信息:吴伟雄,英语译审,中国翻译协会资深会员、资深翻译家,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学术兴趣:应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

  摘要:本文以逆向思维方式,从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语言的生命力和发展出发,结合英语世界与时俱进、逐步接受中国“龙”文化内涵的现实,认为译“龙”应有“和而不同”的胸怀。

  关键词:红龙;逆向思维方式;双向交流;和而不同

  吴伟雄教授:

  2018年5月19日,英国哈里王子和美国女郎梅根·马克尔的婚礼在英国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举行。据报道,此前白金汉宫正式与公众分享由女王亲自签署的“同意书”(人们称之为“准婚证”),将婚礼的预热推上一个高峰。这封关于哈里王子结婚的“准婚证”细节考究、精美绝伦,文本由皇家办公室起草后,再由皇家办公室长期聘用的书匠艺术专家手写在牛皮纸上。对“龙”的英译感兴趣的朋友,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细节:“准婚证”文本左边的设计包含了一条红龙,那是威尔士的纹章标志(The design to the left of the text incorporates a red dragon, the heraldic symbol of Wales)(中国日报双语新闻,2018-5-15)。

哈里王子结婚批准书,下为局部放大

  【黄佶评论:哈里王子是查尔斯王子的儿子,查尔斯王子有一个封号是“威尔士亲王”,威尔士国旗上有红色杜拉更兽(dragon),所以,哈里王子的结婚批准书上会画一头红色杜拉更兽,代表他的父亲,就和批准书上绘有三扇小红贝壳代表他的母亲戴安娜公主一样。

  那么查尔斯王子为什么会有“威尔士亲王”这个封号呢?我已经在其它文章中讲过缘由,这里复制一下:

  关于英国皇太子被封为威尔士亲王一事,中文维基百科这样说:“威尔士在 1284年被英格兰合并,在爱德华一世征服了威尔士(1277年-1284年)的过程中,他按照威尔士人的要求:‘一位在威尔士出生、不会讲英语、生下来第一句话说威尔士语的亲王’作为他们的领袖,爱德华一世将其即将分娩的王后接到威尔士,王子出生后即被封为威尔士亲王,以表示对威尔士的重视并强化威尔士人的认同感,从此以后,英王室便将王储封为威尔士王子,王子妃封为威尔士王妃,成为王室继承法统规则之一。”(http://zh.wikipedia.org/zh-cn/威尔士

  “威尔士亲王”这个头衔的出现过程非常有趣。威尔士人在向英国人俯首称臣时,为了保留最后的颜面,提出要一个土生土长的威尔士人作为他们形式上的元首。可是他们提出的标准太过宽泛,例如没有规定威尔士亲王在即位之前在威尔士生活过多久,也没有对其父母提出限制条件,结果被英国国王钻了空子。可见英国皇室封皇位继承人为“威尔士亲王”并不等于英国人尊崇杜拉更兽,而仅仅是英国人征服威尔士时玩的一个小花招,一个“统战措施”而已。

描述英格兰人征服威尔士过程的书籍

  因此,哈里王子结婚批准书上画有一头红色杜拉更兽,并不代表英国人就把杜拉更兽奉为上宾了,更不说明中国龙就可以去蹭它的光、也译为 dragon 了。】

  吴伟雄教授:

  其实,早在五十年代,英女王就正式御准 Red Dragon 雄踞在威尔士徽章和威尔士旗上。

  【黄佶评论:威尔士是被英格兰人征服之地,现在是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英帝国)的组成部分,威尔士人要求把代表他们老祖宗的红色杜拉更兽画在徽章和旗帜上,英国女王有必要斤斤计较不允许吗?她乐得大方一下,显示一下自己的胸怀,很正常。

  看来吴教授不知道,英国女王一方面恩准威尔士人画杜拉更兽,但是她同时也允许在她钻石婚的纪念金币反面刻上英雄杀死杜拉更兽的浮雕,英国邮票和货币上也有很多英雄杀死杜拉更兽的景象。

  英国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的活动庆祝“圣乔治节”,谁是“圣乔治”?就是杀死杜拉更兽的英雄,活动中还会有演员扮演圣乔治,杀死由真人装扮的杜拉更兽,英国政要也会出席这一活动。

伦敦市长鲍里斯参加圣乔治节活动,他很可能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

(补记:他已经于 2019年7月24日就任英国首相)

  就是连“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也会去津津有味地观看杀死杜拉更兽的表演。

  英国街头英雄杀死杜拉更兽的雕塑更是比比皆是,长年累月矗立在那里。详细可见→

  吴伟雄教授:

  中国“龙”和西方“龙”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对“龙”的翻译,要有孔子倡导的“和而不同”的胸怀。

  【黄佶评论:威尔士人在热爱红色杜拉更兽的同时,视白色杜拉更兽为仇敌,因为它代表了入侵威尔士并征服了他们的英格兰人。英国女王宽宏大量,为了国家的平安和统一,不和被征服的威尔士人一般见识,顺水推舟,允许威尔士人画一头红色杜拉更兽,安抚一下他们,居然让吴教授这么兴奋,得出了这么宏大的结论。

  威尔士人喜欢红色杜拉更兽,仇恨白色杜拉更兽,那么吴教授要和什么“和”、和什么“同”呢?是和威尔士人喜欢红色杜拉更兽“和”呢?还是和威尔士人仇恨白色杜拉更兽“同”呢?为什么只和前者“和”呢?为什么不选择与后者“同”呢?如果和后者“同”,那么就绝不能译龙为 dragon 了,正好和吴教授的主张相反。

  文化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涉及跨文化翻译时,我们不应该卷入别人的文化中去。自己的龙独自取一个专用名称,清清楚楚,多好?为了一个几百年前的错误翻译,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龙为什么非要赖在威尔士人身上?

  喜欢红色杜拉更兽(仅仅是红色)的威尔士人只有三百万,而全世界几十亿人把杜拉更兽视为恶魔,中国一亿基督教徒也是这样。即便吴教授要“和而不同”,也应该和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民“和”,和威尔士人“不同”,切断龙和杜拉更兽的联系。

  很多人反对改译龙的原因是:他们对龙的译文 dragon 的要求太低,只要它不是“总是”、“必定”代表坏的东西,只要全世界还有一点点人喜欢杜拉更兽(dragon),他们就认为可以译龙为 dragon。如果他们拿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时一半的认真劲,一半的高标准、严要求,他们就不会坚持译龙为 dragon。

  既然吴教授知道龙和杜拉更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为什么还要坚持译龙为 dragon 呢?酒和醋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能够都叫“酱油”吗?

  吴教授一方面主张译龙为 dragon,给两者相同的名称,但是在实际写作时,没有写“龙和龙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或“dragon 和 dragon 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而要不厌其烦地分别增加地域定语“中国”和“西方”,还要给“龙”字加上双引号。与其这么麻烦,改译一下,各自名字不同,多简单:“龙和杜拉更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或者“loong 和 dragon 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多简洁清晰?

  文字是给人们用的,越简洁、越清晰越好。为了坚持一个译法,不惜自找很多麻烦,这是何苦呢?即使这个译法是正确的,不涉及负面形象等问题,这个译法也是应该抛弃的。吴教授专门研究应用翻译理论和实践,应该比我这个外行清楚得多。】

  吴伟雄教授:

  翻译工作者也许要回到春秋时期的晏子时代,向这位智者学习地理文化科学的道理,因为他懂得客观求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淮河南北之别尚且如此,遑论偌大地球东西方的疆域之别?学习晏子,我们就要懂得:“龙于东方则为吉,龙于西方则为恶,名徒相若,其寓意不同。所以然者何?文化异也!”

  【黄佶评论:如果橘和枳有相同的名字,都继续叫“橘”,那还怎么表现其“味不同”呢?一个叫“南橘”、一个叫“北橘”?龙和杜拉更兽如果“名相若”,又如何让读者知道其“意不同”呢?一个叫“东龙”、一个叫“西龙”?与其费力加词修饰,徒增歧义,或者在旁边写一大串文字解释,何不改译一下,简简单单、清清楚楚?】

  吴伟雄教授:

  “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最直观的桥梁,千百年来,传播了不同地区孕育的不同文明。“龙”,自然也以不同的形象现身各中。尽管有关资料可谓汗牛充栋,“龙”在东西方的形象,简而言之可归纳为:在西方的神话中,“龙”一直扮演着恶毒、凶狠的角色,是一个拥有神力、令人恐惧的妖魔(但英国的“红龙”却是惊人的例外!);而在东方,尤其在中国,神话中的“龙”却是高贵吉祥、强大正义的象征。……

  虽然 dragon 在西方有负面的形象,但是,语言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

  【黄佶评论:孔子老先生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吴教授也知道 dragon“在西方有负面的形象”、“一直扮演着恶毒、凶狠的角色”,为什么硬要把中国的象征译为 dragon 呢?“李小龙”能够成为人见人爱的偶像,但是“李恶毒”可能吗?只会令人避之不及。

  吴教授反复强调外国人知道中国的 dragon 是好的,但如果他们不知道呢?如果他们知道也不这样想呢?外国人从小到大读的童话故事都是英雄杀死 dragon,凭什么中国人说自己的 dragon 是好的,他们就立即也跟着这样认为了?

  中国小朋友从小被告知苍蝇蚊子蟑螂是坏东西,跑来一些人对他们说:“在我们国家,苍蝇蚊子蟑螂是好的”,中国小朋友会相信吗?即使出于礼貌,附和了他们,中国小朋友心里会真的认为苍蝇蚊子蟑螂是好东西吗?

  实际上外国人知道的是“中国人认为 dragon 是好的”这件事,但他们未必会认为“中国的 dragon 是好的”。】

  吴伟雄教授:

  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确实理解了东方“龙”的含义了。西方很多带“龙”名字的中餐厅一直译“龙”为 dragon。1996年,笔者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译联第十四届世界大会,走进墨尔本市区内的“龙舫皇宫”酒家,只见店名译为 Dragon Boat Palace,腾龙形象跃然壁上;不见西方人士望“龙”止步,却见中西食家客似云来。

  【黄佶评论:进 dragon 餐厅吃个饭,就说明外国人理解中国的 dragon 了?外国直接用“恶魔”命名的餐馆都有。顾客都知道“恶魔”饭店里不可能真有一群吃人恶魔等在那里,进去吃个饭有什么大不了的?笔者在新西兰看见“魔鬼汉堡”(Devil Burgur),就进去买了一个汉堡包,也完好无损地出来了,没有断胳膊少腿的。

黄佶摄于新西兰,2018年11月7日

  Dragon Boat Palace 客似云来,有什么稀罕的?生意好就说明 dragon 好?天津“狗不理”包子店不也整天人头攒动吗?

  另一方面,外国不仅有以 dragon 为名的饭店,更有以杀死杜拉更兽(dragon)的英雄命名的酒店。外国人在这种酒店吃过饭,又是怎么理解中国 dragon 的呢?会不会也认为它们和欧洲的 dragon 一样,也该杀呢?】

  吴伟雄教授: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中外交流的进一步展开,人们不难发现在当今有些大型工具书、词典和各种百科全书(如《维基百科》)当中,有关龙的解释已经能够涵盖东方人的寓意。

  【黄佶评论:这有什么值得自豪的?中国人不肯为自己的龙创造一个专用名称,非要借用人家杜拉更兽的名字,外国人无可奈何,只能在 dragon 字条中加上东亚龙的内容。

  中国龙凭什么要被别人“涵盖”?为什么要寄人篱下?日本龙就不要别人“涵盖”,在维基百科中堂堂正正地有一个自己的独立词条 ryu。而对应中国龙的 loong 至今还没有独立词条,检索 loong 时系统自动导向 Chinese dragon。

  也许哪一天,欧美人把中国龙赶出 dragon 这所房子,改用 ryu 代表东亚龙。那时龙就要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了,中国十几亿人民也会在外国人眼里成为日本三爪龙 ryu 的传人(后代)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知道中国翻译学界的专家教授和外宣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们将如何面对全国人民的口水。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了,国家也给了专家教授、主管官员们很多差旅费去国外开眼界、长见识,结果各位的观念还是停留在过去,连日本人两百多年前的水平都没有达到,他们那时就开始积极音译本国文化负载词了。】

  吴伟雄教授:

  在民间交流方面,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被中华文化的魅力征服,端午龙舟逐渐“划”进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通过参加中国等地举行的龙舟赛,美国人逐步了解这一活动,在全美共有四百多支龙舟队,中国的传统运动赛龙舟已经悄悄渗入部分美国人的生活中,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流行体育娱乐项目之一。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中国龙舟协会(Chinese Dragon Boat Association)、国际龙舟联合会(IDBF,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Federation)还是欧洲龙舟联合会(EDBF,European Dragon Boat Federation)的官方网站上,不仅将龙舟大大方方地翻译成了 Dragon Boat,甚至还采用了中国龙的形象作为会标。

  【黄佶评论:中国的龙舟至今仍然被译为 Dragon Boat,恰恰是中国翻译学界的失职和耻辱。现在欧美划龙舟的人的确非常多,但是外国人往往把划龙舟视为驯服(tame)或杀死(slay)食人恶魔 dragon 的过程,和中国的龙舟文化毫无关系。

  长此以往,外国人甚至会认为龙舟这项运动是发源于欧洲的,中国人是从欧洲人那里学过去的,就好像田径运动一样。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吴教授撰写此文的七年前,中国龙舟协会和亚洲龙舟协会就已经“大大方方地”把龙舟原有的英文译名“Dragon Boat”改为“Long Zhou”了,中国龙舟协会也在七年前把名字改为 Chinese Long Zhou Association 了。

  国际龙舟协会也在吴教授撰写此文的前一年,开始“大大方方地”出版电子报 The Long Zhou - eNews 了。

  我觉得非常奇怪,互联网那么方便,为什么在白纸黑字写下自己的观点之前,专家教授们不去检索一下呢?在谈论译龙问题之前,至少来访问一下龙 Loong 网(www.loong.cn)嘛!(笑)这里收集了大量资料,可以参考一下嘛!例如:资料汇总:国内外龙舟竞赛组织对“龙舟”一词的英译。】

  吴伟雄教授:

  翻译实践证明,一些中华文化中特有而对外译入语中缺失的东西,如某些食物,前面外加个 Chinese,就能解决对外交流的问题。例如,cabbage 前面加一个 Chinese,就是来自中国的白菜,mushroom 前面加个 Chinese 就是我国特有的香菇,date 前面加个 Chinese 就是我国的冬枣。同样,芥兰是 Chinese broccoli,香椿是 Chinese toon,大葱是 Chinese onion,中式香蕉(大蕉,粉蕉)是 Chinese Style Banana,地涌金莲则是 Chinese Yellow Banana。

  【黄佶评论:这种方法很好,外国的东西进中国时也可以采纳,免得大家伤透脑筋找不到音义俱佳的汉译法,厂家还要花钱征文。Hamburger 可以汉译为“欧洲肉夹馍”,Coca Cola 可以汉译为“美国黑茶汤”,chocolate 可以汉译为“瑞士怪香糖”,beer 可以汉译为“德国黄酒”,vodak 可以译为“俄罗斯二锅头”,bikini 可以译为“西洋小肚兜”,opera 可以汉译为“西洋京剧”,ballet 可以译为“欧罗巴二人转”,……。】

  吴伟雄教授:

  另外一些外国民族文化缺失的中华文化之物,用“音译+解释”的办法,也能解决问题。在一定的时候,或时机(原文为“实际”)成熟之时,或在文章篇首引用之后,“外加”或“解释”的部分,可适时脱去,像蝌蚪发育成熟为青蛙之后脱去尾巴一样。这是“蝌蚪尾巴的功能”。

  这种蝌蚪尾巴功能的启示,可在需要的时候,为对外交流译“龙”为 dragon 的热身作参考。例如,必要时,不妨在 dragon 前加上 Chinese 或 oriental,以后在有中国文化背景或东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直说或直书 dragon 就可以了。

  【黄佶评论:我本来以为吴教授要提议把龙译为 loong,把 Chinese dragon 作为解释,待到时机成熟时,脱去 Chinese dragon 这个“蝌蚪尾巴”。没想到,吴教授不继续阐述“音译+解释”如何脱去尾巴,而是跳去举例说明突然冒出来的“外加”部分了。

  音译+注释,篇首引用之后脱去注释部分,是外文书报中频频使用的方法,几乎每天都在创造新的音译词,和中国有关的就不胜枚举,例如:dama,chengguan,wanghong,tuhao,等等等等,吴教授却避而不谈,不知是什么道理。】

http://www.nationmultimedia.com/opinion/Diaosi--the-generation-of-losers-building-Chinas-c-30251578.html

  【编后记】在威尔士红兽这个坑里,已经有好几位专家教授栽过跟头了。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这些学者有什么不如别人的地方。我曾现场聆听过其中一位学者(交通大学葛岩教授)的发言,他谈论其它问题时侃侃而谈,思路很清楚,非常有见识。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到译龙问题上就忘记常识和逻辑了。(黄佶,2019年6月18日)

读者评论:

未央:中西语言文化思维不对称。(2019-06-19 07:51:54)

黄佶回复:请详细说说?

-----------------

末央:

  不对称的原因是,中文对于西方文化开放,善于藉由音译来吸收中国文化所缺的形象,而英文对于东方文化相对保守,很难瞬间适应音译词汇。当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忠实于源语的原则:中文表意,英译时意译;英文表音,中译时音译。(2019-06-20 09:02:51)

黄佶回复:

  英文对于东方文化并不保守,大量音译了中国的很多概念。是中国人自己胆小,不敢音译自己的东西,一味等待和依赖欧美人来音译。甚至等待日本人来音译。但这样就带有了日本文化的色彩,结果被西方人以为是日本文化。跨文化翻译时不存在“忠实于源语表意或表音”这个原则。外国人就音译了大量中文概念。

-----------------------

未央:

  “英文对于东方文化并不保守,大量音译了中国的很多概念。是中国人自己胆小,不敢音译自己的东西,一味等待和依赖欧美人来音译。”量大吗?多大叫大?相对于中国文化的浩如烟海,算是小量吧?难以设想将中国文化概念“大量”音译成英文的读感!!(2019-06-20 16:51:42)

黄佶回复:

  和中国文化概念的总量比,当然不是大量。但是和中国翻译界自己音译的相比,还不是大量?自己不敢、不肯音译,却在这种细节上吹毛求疵?

------------------

未央:

  “跨文化翻译时不存在‘忠实于源语表意或表音’这个原则。外国人就音译了大量中文概念。”“大量”又来了!什么叫不存在?译例已有,即是存在。(2019-06-20 16:54:11)

黄佶回复:

  大量中国概念被外国人音译,足以颠覆你那子虚乌有的“原则”,wanghong、chengguan、tuhao、yinyang、chi、taichi、kungfu、diaosi、……,哪里遵循了“中文表意,英译时意译”这个“原则”?

--------------

黄佶评论:

  非常滑稽。自己不肯、不敢音译中国的概念出去,反而指望外国人来替中国人“大量”翻译,还指望外国人把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全部翻译出去。你是给人家发工资了、还是给人家课题经费了?或者给人家发教育部或国务院津贴了?脸皮真厚啊!(2019-06-20 17:49:45)

--------------

黄佶评论:

  坚持错误观点的人不是笨,而是把聪明才智用错地方了。“英文对于东方文化相对保守,很难瞬间适应音译词汇”,西方人不适应音译中文词?中国人音译了没有?中国人自己不音译,怎么知道西方人不适应?“很难瞬间适应”?中国和西方大规模交流已经有两百年,新中国已经有七十年,改革开放有四十年,译龙问题进入公众视野有十四年了,你那个“瞬间”要多久?现在明明是西方人主动大量音译中国名称,中国人缓慢跟上,怎么是西方人不适应呢?(2019-06-21 16:40:52)

--------------

黄佶评论:

  短短的一个留言里,就能提出一个新理论:“忠实于源语的原则:中文表意,英译时意译;英文表音,中译时音译”,不能不说非常智慧,可惜这种“理论”根本站不住脚。有这些精力和能力,建议好好地思考一下为什么外国东西进中国时音译名称畅通无阻,而中国东西出去时音译就这么难,找出问题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保卫和传播中国文化做一些贡献。(2019-06-21 16:48:49)

-----------------------------

相关链接:

威尔士人崇拜杜拉更兽(dragon)不能证明可以译龙为 dragon(黄佶)

此“龙舟”非那龙舟:Dragon Boat 和中国龙舟截然不同

资料汇总:国内外龙舟竞赛组织对“龙舟”一词的英译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