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学术论文摘选

话语主体与文化他者之间符号不协同的典型案例:译龙为 dragon

原标题: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进路
江汉论坛,2023年第二期
李春燕(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陶喜红(中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应积极围绕“增进共同性”这一方向思考建构逻辑,使兼具中华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的“共同体”话语体系优势更加凸显。可通过建设话语理论、打造话语符号、优化话语策略三重进路,回答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建构中“说什么话”、“靠什么说话”、“话怎么说”三个基本问题,提升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的引导力、说服力、传播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形象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话语经历了革命话语、建设话语、和谐话语等阶段的发展和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共同体”为标识的民族形象话语,凸显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的自我想象和定位,为中华民族形象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话语方式,有助于中华民族形象在对外传播中解构“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但是,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汇的新时代,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形象的认知与我们的真实形象之间仍有落差,与“符合中国立场、易于全球接受”的中华民族形象塑造目标之间仍有差距。目前最紧迫的就是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增进共同性”为战略目标,建构顺应民族复兴大局的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以落实“对外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要求。

  ……。

一、建设话语理论,提升话语体系的引导力

  话语(discourse)是与意识形态、价值信仰、思想观念相关涉的概念。中华民族形象的塑造、传播离不开话语及其赖以支撑的话语体系。作为由理论、概念、范畴构成的逻辑体系,话语体系不仅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和观念,也会反映特定的利益和需要,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意识形态诉求。这决定了任何一种话语体系的建构都需要首先明确“说什么话”。……。

(一)确立基本内核,夯实话语的理论基础

(二)加强学科协同,明确话语的理论范式

(三)培育专业人才,激发话语的理论活力

二、打造话语符号,提升话语体系的说服力

  话语体系是否拥有能够直入人心的说服力,是其科学性能否经受住实践检验的标准。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的劝服理论认为,劝服的关键在于把外部的一致转化为内在的一致,这种一致在心理机制上表现为主体接受某种观点能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并愿意通过符号上的亲近(认同)保持心理上的持续认同。

  可见,对符号的认同是传播取得说服效果的最终表现。对于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的建构来说,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是从“增进共同性”这一基本诉求出发,积极凝练能支撑这一诉求的话语符号,通过解决话语体系中“靠什么说话”这一问题来提升话语体系的说服力。

  形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人们对形象的认知总是会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情景和语境中,它就是一种交往性的社会行为。显然,试图通过建构理想的形象话语符号来提升形象话语体系的说服力,要充分考虑主客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符号交流的互动性或主体间性。劝服理论认为,以下四种因素会影响劝服效果: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情景、说服对象,劝服效果表现为传播主体能否刺激受众思考他的原始观点和传播中建议的新观点。从话语符号视角看,如何提升话语的说服力,至少可以归纳出三个关键点:符合主体自我形象定位或期待的话语符号;能与“文化他者”沟通的话语符号;话语符号协同,能明确且有效地传播新观点。

  在对中华民族形象的符号言说上,我们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比如,话语符号的说服力以及中华文化的感召力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东-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话语符号的建构中仍有一定程度的表现,难以制造符号认同;话语符号多以肯定自身的成就展示为出发点,相对忽视以受众为本的双向度的主客体间交流,难以引起情感共鸣;对外阐释中华民族形象的话语符号政治色彩过重,导致对中华民族形象符号误读的情况仍不时出现。在波诡云谲的国际传播舆论场域中,面对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话语表达,我们以符号为抓手建构和优化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打好符号竞争仗,并据此整合话语策略,不失为一个好的破局之法。

(一)“自我定位”视角下的话语符号凝练

(二)“文化他者”视角下的话语符号创新

(三)“复颂效应”视角下的话语符号协同

  中华民族形象的话语符号及其自我表达注定是丰富的、多元的、动态的,如何将中华民族故事讲得生动,将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梦想通过细微生动的故事传递给受众,尤其是传递给“文化他者”,是我们要着力解决的难题。“文化他者”在宗教信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政治利益等方面与中华民族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话语符号的传递形成共识是不容易的。厄内斯特.鲍曼等人提出的符号聚合理论(symbolic convergence theory)认为,共有价值观和世界观使“故事链”能在不同传播主体中产生聚合效应,人们对形象的认知和态度受故事的引导,这些故事通常在小规模群体的符号互动中创制,随后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形成一个个“故事链”,“故事链”通过不同传播主体的互动协同,产生“复颂效应”(chaining out effect),最终让“故事”在不同传播主体的话语互动中转化为人们互相理解和认同的群体共识。

  近年来,中华民族形象的话语符号在产生“复颂效应”、制造价值共识和形象认同等方面存在两个困境:其一,话语主体内部的符号协同不够;其二,话语主体和“文化他者”之间的符号协同不够。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要有针对性地强化话语符号协同,达成“复颂效应”,制造更广泛的价值共识,助力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

  针对话语主体内部的符号协同不够这一问题,要筛选能够“增进共同性”的符号,有意识地扩大传受双方“共同的意义空间”。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地域辽阔且地貌多样,民族众多又各具特色,如何整合纷繁多样的符号资源,精选出能清晰呈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的“共同体”话语符号,具有较大难度。能够带来话语权的符号往往是文化积淀和历史选择出来的,通过人为刻意制造的中华民族形象话语符号注定无法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也无法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体特征鲜明外化。而且符号区别于“记号”的本质就在于它必须是公认的,能够协同群体内部各种人群的认知、感情和价值。在信息传播中,“共同的意义空间”越大,越容易沟通。在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向“共同体”话语转化的实践中,不仅要找出具有共同意义的符号,更要找出能“增进共同性”、世人应知的符号,后者的任务显然更加具有挑战性。

  根据符号聚合理论,小规模群体的符号互动、广泛传播、形成共享的想象性主题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目前看来,由国家管理部门统筹打造一个公共平台,可以促使这三个条件尽快形成。一方面,通过公共平台的运行,可以尽快对内外宣传、解释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的价值追求,营造“增进共同性”的舆论氛围,讲好新时代中华民族故事,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管理部门统筹公共平台,可以通过体制、机制、政策优势使真正有效的优质符号尽快被筛选分辨出来,争取三至五年后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系统,能打造最大认同“公约数”的中华民族形象符号。

  针对话语主体和“文化他者”之间的符号协同不够的问题,要兼顾多种话语符号,形成话语合力,优化传播效果。话语主体与“文化他者”之间符号协同不够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在我们的话语体系中,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龙”是吉祥、高贵、勇敢的象征,但是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其被翻译为“dragon”,是邪恶的象征。这种跨文化沟通中符号含义的冲突,导致北京奥运会放弃了将“龙”选为奥运会吉祥物。此后,很多专家学者、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建议将“龙”译为“loong”,以实现符号协同,避免不同文化场域的话语歧义。事实上,在中国的对外交流中,很多个人和企业已经在介绍自己或者其企业产品、企业文化时将“龙”译为“loong”,但是国家外译部门的部分专家学者出于某些原因仍然坚持翻译为“dragon”。

  要实现“复颂效应”,传播环节和传播对象越复杂,对传播符号在跨文化沟通上的要求越高。对目前存在的日常性民间话语符号、规范性学术话语符号、严肃性政治话语符号协同不够的情况,要足够重视、认真思考。这三种话语符号的解释力各有侧重点,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应互相协同,共同围绕形象建设的战略目标发声。可利用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国族”的制度和组织优势,兼顾政府部门与官方媒体的垂直分工以及与民间组织的水平协作,政界、学界和民间共同围绕中华民族形象塑造的战略目标,多研究“文化他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习惯,强化“共同的意义空间”的建构,提升话语主体与“文化他者”之间的协同效应。

三、优化话语策略,提升话语体系的传播力

(一)统筹历史和未来的话语策略

(二)统筹国家和民族的话语策略

(三)统筹中华和世界的话语策略

四、结语

  ……。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的建构必然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复杂的挑战,在积极向“共同体”话语体系转化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的建构要注重平衡民族性、传统性、普适性、未来性和现代性:脱离民族性会失去存在的价值,脱离传统性容易导致误读,脱离普适性容易导致文化冲突,脱离未来性会导致缺乏连续性,脱离现代性会导致缺乏兼容性。但是,不管怎样都要看到,中华民族形象话语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过程,是一个多重互动的历史进程,永不可能是一个静态的恒定结果。这一点,是思考一切建构之策的基本点。

注释(略)

  作者简介:李春燕,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武汉;陶喜红,中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

李春燕

陶喜红

(黄佶编辑配图,2023年2月26日)

相关链接:

黄佶:dragon 还是 loong:“龙”的翻译与国家形象传播,秘书,20018年第二期

专题:2024 是 Loong 年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