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从“惊蛰”的外译看译名和解释的区别

  拜读了曾泰元老师的文章“‘惊蛰’到了,我们聊聊英文怎么说”(英语世界,2023年3月6日)。他建议把节气“惊蛰”译为 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认为这个译法“语义到位,英文地道,值得推荐”。

  但是,节气作为一种事物,翻译它的名称实际上是为它取一个外文名。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 是一个事物的名字吗?显然不是,它是在说一件事:“从冬眠中现身”,谁现身了?现身了又怎么了?文化概念本身就非常复杂,三言两语讲不清楚,真的想完全意译,可能需要写一篇短文。

  惊蛰时谁从冬眠状态苏醒过来?蛇虫百脚(沪语,“百脚”指蜈蚣),但是肯定不包括北极熊。而且惊蛰是节气,和气候有关,又是中国文化概念,对应的地区是中国,那么只是中国的虫儿苏醒了,北方国家辽阔地区的虫子还在酣睡,而热带的虫子可能从来就没有冬眠过。因此,这些昆虫应该是中国的昆虫。所以正确、完整的意译应该是 The Chinese Insects 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

  中国人总是担心外国人看不懂音译词,总是用一串单词去意译中国文化特有概念。但是意译不仅会挂一漏万,本身必然很冗长,说写都非常麻烦,占用大量篇幅。

  曾老师每次讨论一个节气的译法时,都会先详细介绍它的有关知识,信息量很大,也非常有趣。但是如果这些文字译成英文,每次提到节气时,名称都是一串两三个外文单词,占用篇幅是音译节气名的两三倍,还可能引发读者误读。

  曾老师在文章里写道:“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日期落在阳历 3月6日左右。我们或恐有所不知,在汉景帝刘启之前,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惊蛰、雨水,惊蛰先于雨水。当今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汉景帝在位时(公元前157年-前141年)所做的变更。于是乎,汉景帝之后迄今的惊蛰,比之从前足足晚了半个月。”

  用有道翻译成英文,涉及到的节气名都改用曾老师建议的译法,译文是:“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 is the 24 solar terms of the third term, the date falls in the solar calendar on March 6 or so. We may not know, before Emperor Liu Qi, the order of the 24 solar terms is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 Rain Water, 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 before Rain Water. The current order of the 24 solar terms was changed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Jingdi of the Han Dynasty (157-141 BC). As a result, Han Jingdi so far after the 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 than before the late half a month.”

  “从冬眠中现身”、“春天的开始”、“下雨的水”,前两个是两件事情,第三个是一种水,很难想到这是在描述异国文化中的一些概念。“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 before Rain Water”,“在雨水前从冬眠中现身”,这是啥意思?冬眠的动物被雨水淋醒了?动物生气了?跑出来了?

  中国人没有把 Coca Cola 汉译成“黑甜汽水”,vodka 俄文的本意是“水”,中国人也没有把它汉译成“酒水”;更没有把 sushi 汉译成“饭团上加一片鱼肉”。可口可乐、伏特加、寿司,一看就知道是独特的东西,不是一件事情。

  音译使一国文化概念能够嵌入他国文化,例如可口可乐等,而意译则难以做到这一点,“从冬眠中现身”永远是“从冬眠中现身”,任何国家的动物和昆虫都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再次现身于大自然之中,包括使用译入语的国家。但是 Jingzhe 就可能像 Kungfu 一样永远在英语中宣示自己来自异国他乡。

  所以,取名和介绍、解释是两回事,中国人在外译时总是以为译文应该携带全部信息,却忘记了外国人也会学习,也有记忆力。

  文章中第一次出现 Jingzhe 时,只要在后面跟一个短注释 one of 24 weather changing points in Chinese calendar,literally the insects emerging from hibernation,后文里则直接使用 Jingzhe 就可以了。外国读者总不至于刚读完第一段,读到第二段时就忘记了第一段里的内容吧?

  音译词加短注释,外国人的文章中这种做法比比皆是,中国外语学界的专家学者从本科生到研究生阶段,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读过大量外国的书报文章,对外国人的这种习惯应该是耳熟能详的,但为什么在外译中国概念时,就一定要使用冗长的意译呢?

  如果一篇中文文章介绍日本文化时出现十次“饭团上加一片鱼肉”,我们中国人读这篇文章时会不会气晕过去?又笑苏醒过来?

(黄佶添字)

  曾老师在讨论如何翻译“立冬”时,建议“Lidong 为主,Beginning of Winter 为辅”。实际上应该是“Lidong 为主,Beginning of Winter 为注(短注释,仅在文中第一次出现音译词时使用一次)”。希望中国人在翻译其它节气名称时也这样做:音译词为主,意译短句为注。

  建议各位翻译专家在翻译完中国特有概念时,把译文放进文章里实际使用一下,就会发现意译译文冗长啰嗦的问题。

  中国的每个节气背后都有很多知识,音译节气名称实际上是为这个节气创造一个外文代号,用来代表它丰富的含义。短注释只是最简单的介绍。可以在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面向外国人的教科书、汉外辞典等中,详细介绍每个节气。

  2014年,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上,在“专家答疑”环节中,一位教授表示不赞同把“龙”音译为 Loong,她说:“要是全都按音译来的话,这翻译太省事了。如果文化负载词都音译的话,我们就都失业了。”

  笔者觉得这位教授多虑了。中国文化负载词的音译的确很容易,但为它们撰写正确的、准确的、便于外国人理解的、适合不同场合的短注释、长注释和辞典解释文字,则需要中国的外语专家花费大量的心血,可能还需要邀请外语专业之外的中国文化专家例如历史学家、戏剧家和中医医生等共同合作。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的外语教师的确不再需要教中国学生什么是 Beijing Opera 了,但他们却需要向外国留学生详细解释什么是 Jingju,这显然比前者的难度大,也许还需要中国老师亲自披挂上阵,唱上一段《野猪林》。因此,中国文化负载词音译之后,中国的外语老师不仅不会失业,而且还会有难度更高的大量新工作要做。

(黄佶,2023年3月10日)

相关链接:

潘文国:从“格义”到“正名”(摘选,黄佶编后记

新华社把“龙抬头”译为 Longtaitou Day

中国文物、景点和菜肴名称翻译的四层结构设计(黄佶)

专题:2024 是 Loong 年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