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再次回应反对改译龙的文章: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有人撰文坚持译龙为 dragon 了,最近发现了一篇,7月被转载,原载此文的公众号“不死鸟战士修会”因“违规”无法关注,因此不知道原文最初是什么时候发表的。本来不想回应此文了,更何况现在已经有大量个人、企业和官方机构已经改译龙为 loong,连外交部系统也开始松动了,但是出于礼貌,还是说一下吧!

  作者反对改译龙的依据不少,但是和之前的很多作者一样,都犯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错误。为了避免被人批评“断章取义”,我把作者的全文都转载过来,我的评论夹在中间。

正本清源:龙还能翻译成 Dragon 吗?

历史心发现,2022年7月11日

  (以下文章来源于“不死鸟战士修会”,作者荆楚浪人)

  最近正值暑假,学生老师基本都休息了。我这半年更新,有几篇是关于高等学府的,其基调也很愤世嫉俗。

  我就顺着这个调调继续讲下去,谈谈翻译学术领域的一些热门问题。关于翻译,大家可能已经耳闻了许多搞笑的事情了。比如站台英文全改成拼音,或者某些人把否定改成肯定,“不可接受”改为“可接受”,完全扭曲了原意。

  【黄佶评论:北京路牌上的“站”改为音译 zhan,可能是为了方便外国人。已经有电视节目采访外国人证明了这一点,外国人对出租车司机说 station,如果司机不懂外文,就听不懂,但是说 Beijing xi zhan,司机就能听懂了(请见:赞同北京地铁把“站”译为 zhan:真正的方便了外国人)。至于把 unacceptable 翻译成“可以接受”则是那家新闻媒体的事情,和正经翻译工作毫无关系。】

  社会上一些乱象我暂且不谈,我就讲讲我所知道的教育界的一些好玩的事情。

  不知各位有没有上过翻译专业,或者旁听过翻译专业的课?如果有的话,不知各位发现这种现象没有:老师其实很少提供技法之类的教学,并在讲理论的时候经常谈到“自信”的问题。

  有些教学其实是为了应试,比如 CATTI 考试,经常会出一些“自信”的翻译题,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国足崛起”“中医牛掰”“第三世界都在吃中国电商饭”等等等等。这时候老师就会大吹特吹一番“咱中医的药啊,洋人都不懂,那些有毒的成分,怎么到了咱们手里就毒不死人还能治病呢?这么神奇洋人搞不懂的!”。(某年 CATTI 三口真题)

  【黄佶评论:无限抬高中医的确不妥,但是中医也有很多妙处,例如按摩拍击委中穴治疗腰疼,可以立竿见影,大家不妨一试。】

  这些内容,一般正常点的人一笑而过,但下面的一些内容,有许多学者大力倡导,跟之前的一些胡话(国足崛起)不能相提并论。比如,“为了文化自信,我们应当把一些中国特有的名词拼音化”。今天重点跟大家聊关于“龙”的问题。我先引述下某些人的看法,他们认为龙不能翻译成 Dragon,原因如下:

  一、西方的 dragon 通常是邪恶的,中国的龙是神圣的。就算西方的 dragon 不是邪恶的,它也没有东方龙那般威仪。在中国的传统中,龙是帝王的象征,“龙颜大怒”。而在西方的传统中,dragon 一般是守护宝物的怪兽,没有东方龙那般自由,甚至可以说是奴仆。

  二、西方的 dragon 和东方龙的形象不一样。东方龙没有翅膀,西方 dragon 有翅膀。

  三、西方把 dragon 和龙相提并论,就是想鼓吹“威胁论”。所以,我们要把“龙”拼音化翻译,问题来了,如果按拼音拼写的话,那就是“long”,和“长的”成了同一个单词,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就翻译成“loong”吧!

  好的,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对上面这些观点的看法:吃饱了没事干!(某些读者不喜欢我这口气就不要读下去了。真的,我都替你们感到累。每次明显没读进去,因为每次杠的内容,如果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文章里交代过,还不得不忍着看到结尾后抓点只言片语来杠,真的太辛苦了。)

  对我这个结论不觉得难以接受的读者,我们再一条一条的讨论 Dragon 和龙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并且还包括许多历史小干货。

龙的象征问题

  西方的龙(我都懒得打 dragon 了)是否是负面形象?西方有没有对龙的崇拜。当然有。

  威尔士人就有龙图腾,红龙还是民族守护神,并且被绣在威尔士国旗上。将龙作为国家象征,并非是东方的专利。

  【黄佶评论:我们不能只看见威尔士人把红色的杜拉根兽(dragon)绣在威尔士公国的国旗上,却不知道威尔士人对白色的杜拉根兽深恶痛绝,因为它象征了入侵威尔士并征服了自己的撒克逊人。也不能不知道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国徽上都画着英雄杀死杜拉根兽的图案。欧美澳新西亚非洲广大地区几十亿人把杜拉根兽视为邪恶的象征,而只崇拜红色杜拉根兽的威尔士人只有区区三百万人,我们中国人应该如何选择?和谁站在一起?(更多干货请见:英国威尔士人崇拜红色 dragon 说明了文化的复杂性)】

威尔士红色杜拉根兽大战白色杜拉根兽

格鲁吉亚的国徽,右为局部放大

俄罗斯联邦的国徽,右为局部放大

  并且,著名的罗马军团也有龙旗。龙旗是军团的象征,起着凝聚军团的作用。在沙场上,龙骑随风飘扬,就如同隆隆战鼓之声一般,给了士兵勇气与激励。一些罗马士兵可能也存在对龙旗的神明崇拜。

  关于龙旗崇拜的起源,可能来源于中东,萨尔玛提亚骑兵喜欢用一种叫做 draco 的旗帜。这也许就是 dragon 一词的来源。龙骑(旗?)是罗马精锐骑兵标志。

  【黄佶评论:罗马军团不仅有镶嵌着杜拉根兽头颅的军旗,也有狗头军旗、狼头军旗和熊头军旗,作为不同部队的标志,在军旗和铠甲上制造猛兽的形象,的确有鼓舞士气、恐吓敌人的功能。但是,即使古罗马人的确崇拜杜拉根兽,我们中国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当下外国人对 dragon 的理解和态度。(更多干货:敌对双方都把对方比喻为杜拉根兽(dragon):中国人最熟悉的几次历史性大冲突)】

出土文物,三世纪

古罗马军旗复制品

雕塑作品:Wolf Head, Ancient Dacian Flag

  至于龙的象征意义演变,还涉及到骑士屠龙故事,北欧神话等等内容。当然,其中许多故事中龙的确是以负面形象存在。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东方的许多故事中,龙的形象也并非是善良的。我实在想不出来,在哪个东方故事中,龙是人畜无害的“救世主”了,请问龙是女娲还是盘古?它救了第几代人类?

  【黄佶评论:作者想偏了,不需要往远处想,只要看看名字里有“龙”的人(例如武打明星李小龙、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中国外交官戴相龙、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名称里有“龙”字的商标和企业名称(例如长龙航空、金龙客车),看看中国人常用的包含“龙”字的成语(望子成龙、藏龙卧虎、人中龙凤、龙马精神、乘龙快婿、龙凤呈祥),就能知道,在中国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主要是正面的。由于 dragon 的象征意义主要是负面的,所以龙不能译为 dragon,否则就会像把 unacceptable 译为“可接受”一样,“完全扭曲了原意”。】

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马龙

  这类营销号往往抓住的一点是“龙能呼风唤雨”。东方龙与西方龙的区别在于,它在被供奉的时候可以保护一方风调雨顺。注意前提,“在被供奉的时候”,它其实更像是领主山大王,需要奴才的供奉,就像皇帝享受臣民的供奉一般,其嗜血的一面并不比西方龙少。最典型的例子,“周处除三害”中的三害,两害分别是山中白额虎和水中蛟龙,第三害是他本人。有时候连“供奉”都谈不上,龙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害”!

  【黄佶评论:如果“龙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害’”,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还要在建筑物(包括天安门城楼)上、服饰上、家具上、生活用品上制作龙的图案呢?】

天安门城楼局部

床罩上的龙凤图案

热水瓶外壳上的龙凤图案

  那些鼓吹“龙”应该翻译成“loong”来回答我一个问题,老虎还要不要翻译成“tiger”?照你们的逻辑,老虎和龙一样,在东方虽然有负面记录(吃人啊,被当作祸害被武松一类的英雄打死啊),然而,老虎也是威仪的象征,几乎享有和龙一样的地位(龙争虎斗)。那西方的 tiger 经常吃人,近代还有一堆“我在东方(主要指印度、东南亚地区)猎 tiger”的冒险家回忆录,他们是不是在乳化?应当抵制 tiger,以后要按拼音翻译成“dachong(大虫)”“laohu”以扬我国威。你还别说,真有二百五在扯“老虎是万兽之王,烫头的打不过纹身的,西方人吹狮子就是诋毁我民族图腾”。

  还有“小龙”——蟒蛇,蟒袍加身,何等华丽!西方好莱坞忘我之心不死,竟敢拍“狂蟒之灾”这类电影侮辱我图腾,以后蟒蛇不许翻译成 python,必须翻译成“mangshe”。Python 最好都别学了,洋鬼子的技术学个球!

  【黄佶评论:龙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国际形象的象征,杜拉根兽(dragon)在国际社会象征邪恶,因此中国人应该把两者区分开来。老虎和蟒蛇并不代表中国,外国人如何理解它们根本谈不上是否“辱华”。】

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广场上的雕塑“正义战胜邪恶”:用杜拉根兽象征核战争

联合国网站对雕塑“正义战胜邪恶”的介绍

  言归正传,东方的屠龙故事一抓一大把,哪吒闹海把龙王三太子扒皮抽筋,在这些闲的蛋疼的学者提出“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之前,《倚天屠龙记》“屠龙宝刀”这些词都已经是人们生活所熟悉的词了。“屠龙”还得了,这是犯上啊,这些学者干嘛不把金庸也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得了呢?

  我且不谈学术水平了。我就想问一句“你们有童年吗?”,小时候看过《西游记》吗?说西方的龙是守卫财宝的奴才前,想过《西游记》吗?白龙马是怎么来的?堂堂玉龙三太子啊,被骑在胯下。不止小白龙,其余的龙王也都是玉皇大帝的打工人,稍有不慎要挨鞭子抽的!

  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将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百度百科)

  当然了,我知道再咋问也没用。甩证据打脸,甩来甩去,对面只会说“你这是孤证,是例外”。当然了,你要觉得属于“二十四史”的《晋书》不能代表中华史学传统,《世说新语》这类文言小说不能反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西游记》这类白话小说是我国文学的特例……里面有关“龙”的形象的事一概不可接受,那也没办法。

  我没精力找个语料库,做个定量分析,“龙的形象在古籍中出现了几次,其中多少次为正义化身(据我所知,龙从来没做过包拯帮人解决冤案),多少次为勇气化身(东方龙好像也不是类似于战神阿瑞斯的存在),多少次为帝王化身(这个不少),多少次为压迫者化身(这个蛮多)”。有人说我写文过于情绪化,太主观。我想说的是,本来就没打算跟你整论文。我利用我手上的材料发表我的观点和情绪而已。这些观点给有共鸣的人分享,同时给他们补充下小知识。没缘分的人,你又没出资赞助写稿,我需要为你收起情绪或是给你提供更多资料来佐证观点吗?

  【黄佶评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确有负面的龙形象,但这不是主流。很多中国人热衷于在龙年生孩子,生一个龙宝宝,难道他们是要生一个被扒皮抽筋的龙王三太子?被鞭打的小白龙?】

漫画:龙宝宝“很挤”,这是个问题。作者:朱慧卿,
中国江门网,2012年2月14日

  总而言之,龙在东方文化中,“不屈服于人、坚守正义、善良和睦”的形象。除了它某些时候有类似于“土地神”的功能,某些时候是皇帝象征外,几乎找不出其他例子证明“东方龙”比西方“dragon”高贵。

  更多的时候,龙在东西方文化故事里的象征都是多元的,有时候好有时候坏,并且共性大于个性,它们有相同之处:力量强大、对人类具有一定破坏力;相当神秘,所在之处往往要么有灵气要么有宝贝;具有一定神力。

  从象征的角度讲,没有必要将两者区分开来,构不成本质的差别。

  【黄佶评论:全世界无数华人自称“龙的传人”,杜拉根兽被外国人用来象征邪恶的事物,这就足以说明有必要将两者区分开来了。】

二战海报:波兰大战纳粹杜拉根兽

龙的外形问题

  龙的外形多了去了。不仅有西洋型东洋型,有脚的没脚的,还有像蚯蚓的。

  东方龙和西方龙的形象有本质区别吗?大同小异。一些学者认为西方 dragon 长着“类似蝙蝠肉翼”所以应该被开除龙籍。西方龙一定带翅膀吗?不一定,罗马龙旗就不带。当然你也可以说,罗马龙旗的 dragon 没有腿,所以也不算龙。有个问题我想问一下一些学者,“你们忙着开除 dragon 的‘龙籍’时,麻烦看一下对本国龙的定义有没有那么严格?”。下图是中华第一龙,它也没有腿。那这条“少了腿”的龙算不算龙呢?如果算的话,它跟罗马的 dragon 是不是都同属于上图“蚯蚓型”的龙?

  【黄佶评论:龙和杜拉根兽都是神话虚构动物,因此外形的确千变万化。但是仍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基本特征,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杜拉根兽是蜥蜴身体加蝙蝠肉翅。上图中的红山文化龙钩是极其简化的龙形象,不能说明问题。更重要的是,龙是神兽,即使没有翅膀也能飞行;而杜拉根兽是俗兽,有了翅膀才能飞行,没有翅膀只能在地上爬。在欧洲文化中,蝙蝠的象征意义是负面的,所以给同样邪恶的杜拉根兽配了一对蝙蝠肉翅。也正是因为龙和杜拉根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才要为它们各取一名,以免混淆。】

龙的九似

龙是神兽,杜拉根兽是俗兽。黄佶制图,2021年10月15日

  还有,本国这些带翅膀的坐龙,你们是不是也要把它们“开除龙籍”?

  【黄佶评论:这些坐龙的英文叫 sitting loong 就可以了。中国神话中有一种“应龙”。古人说:龙修炼一千年可以长出翅膀,成为应龙。但是龙本来不需要翅膀就能飞行,何必费事搞一付翅膀出来呢?外层空间没有空气,翅膀根本无用武之地,反而成为累赘。古人不懂,今人不能跟着糊涂。如果硬要翻译应龙,也很简单:ying loong。作者深挖细节,精神可嘉,但是首先要把握好基本原则: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象征物——龙,其名称不应该和欧美文化中的恶兽相同。】

  从形象角度来说,东方龙和西方 dragon 不一样,也是站不住脚的。

  为什么各国龙的形象都这么像?其实古人肯定接触过古生物化石,然而,他们没有明确的古生物概念,所以往往把这些动物化石与传说中的生物联系起来。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古希腊人把侏儒猛犸象化石当成独眼巨人。

  而各国的“龙”无非也是将古生物化石与现存的生物拼凑起来,合并一些想象的产物。所以,当人们发掘出 dinosaur 化石时,我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将其译为“恐龙(也带个‘龙’字)”。如此而已,传说的背后有科学事实的支撑。

  【黄佶评论:dinosaur 的本意是“巨大得可怕的蜥蜴”,被翻译成“恐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更多干货请见:“恐龙”这一错误翻译也起因于译龙为 dragon 这一错误)】

  我倒是觉得有一点比较好玩,就是《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 马丁在谈作品中龙的设定时,他强调了一点,两足两翼。为何?大伙看看天上飞的鸟或者蝙蝠,有四条腿的吗?很简单的生物学原理。

  【黄佶评论:龙和杜拉根兽都是神话虚构动物,即使它们的源头来自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利用,但是因为它们被赋予了大量文化因素,因此已经不能用科学来衡量它们了,龙没有翅膀也能飞,身体能大能小,都是科学无法理解的。龙和杜拉根兽的最大区别是它们的文化含义截然不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外国人指出这一点了。】

  国外的文艺创作者已经知道利用科学知识增加作品的真实性了。国内的所谓“青椒(我老人家真讨厌这类烂词,要我说,废人士大夫)”们还在埋头钻研“九五之尊”“龙图腾”这类帝王崇拜的东西,在翻译界玩弄文科话术跟当年写八股文有得一拼。这就是差距。

  搞了半天所谓的“自信”就是靠养菜人养出来的。与其养那么多只能出一张嘴的菜人,还不如把他们扔到沙漠里去考古,挖出几具骨架后,用拼音命名。

  【黄佶评论:龙图腾早已不是封建帝王的东西了,它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是海外华人和祖国之间的精神纽带之一,这就是他们逢年过节舞龙的潜意识原因。音译中国的文化负载词就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最好体现。】

  最后是“喷水”还是“喷火”的区别,有人认为西方龙喷火,东方龙喷水,也是区别。我也不知道中国龙何时喷过水?就算你是喷水龙,它是喷火龙,构成本质区别吗?女人来月经流血,男人 yj 排 j 液,两种东西不一样,所以男人和女人不是同一种物种,行不?

  【黄佶评论:杜拉根兽喷火是为了攻击人,外国有大量艺术作品描绘了这种场景。《圣经》里描述杜拉根兽也会吐水,这是为了淹死耶稣的母亲。龙喷云吐雾降水,是为了人间风调雨顺。在中国一些地方舞龙时,会在龙身上安装烟火,边舞边喷火,据说是为了烧除人身上的晦气,以求来年祛病免灾,事事称心如意。由此可见,同样是喷火和吐水,东西方人民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下次干脆说,“人”这个字也要用拼音“ren”,因为你是黄皮肤,他是白皮肤,你鼻梁塌他鼻梁挺,所以长得不一样,不能用“man”来一概而论。

  【黄佶评论:在需要区分不同人种时,的确不会都称之为 man,各个人种都有各自的名称,例如 Asian(黄种人),Caucasian(白种人)。】

玻璃心

  说到对龙的崇拜,东亚也不止中国一家,日本也一堆龙图腾。为啥日本翻译家不觉得欧洲人是在用 dragon 侮辱越后之龙上杉谦信?说白了还是自己自卑,才觉得别人在侮辱自己。

  【黄佶评论:日本人音译了大量日本文化负载词,例如 sushi(寿司)、kubaki(歌舞伎)、go(围棋)等等等等,tofu(豆腐)实际上也是音译自日语;甚至连非文化负载词也按照日语音译了,例如 tsunami(海啸)、umami(鲜味)。日本人也的确音译了自己的龙(竜):ryu,而且已经在维基百科(Wikipedia)中有了独立的词条,而 loong 还没有。(干货:日本译龙法 ryu 已经遍布全世界)】

  翻译不仅需要的是语言功底,还需要的是在两种文化中进行折中,缩小分歧。然而我觉得国内要不要翻译都无所谓,别人说的话,他不想好好翻,只想自己滔滔不绝,四处出击。并且有一个奇葩的现象,世界各国往往把外语翻译成母语者多,把母语翻译成外语者少。因为如果做高端翻译的话,都愿意把外语翻成母语,译者使用母语熟练些。特别是在重要的商务外交一类的场合,往往双方带有不止一个翻译——一个目标语言找一个该目标语下的母语者,每个译者只负责把外语翻译成母语即可。

  但在我国,职业口译员多半是做汉英翻译。这其实是很难理解的——口译比笔译更要求反应能力,如果目标语非母语,是很困难的(这个现象甚至会被研究写成论文)。我廉价七成正确地猜一猜,国内高端翻译人才较少且一般能提供就业岗位的多为外事部门是一大原因。搞外宣翻译,自然汉译英多一些喽。(某 CATTI 考试指导书中内容,作者扬言要进一步减少英译汉比例,“中译外翻译量超越外译中翻译量”是好事,其实看了前一张图就知道,这是与国际上常规做法不符合的。)

  并且不少所谓的“高端翻译教学人士”还鼓吹减少翻译资格考试中的英汉翻译比重,增加汉英翻译比重,这样才能体现文化自信。我在这劝大家一句,CATTI 考试已经越来越玄学了,与其钻研那八股文不如考个雅思:不少图书译者其实没有 CATTI 证书,但有雅思托福证书,并且,雅思托福考过了无论是润还是去做教培都很好,适用范围广一些。

  龙的翻译问题不是个孤例,最近还有做法是“白酒”一词的翻译也要拼音化;饺子以后也不要翻译成“dumpling”,因为中国饺子和日本饺子不一样……当然,在某些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中国人和外国人都不一样,我们是北京猿人的后代,他们是非洲智人的后代。

  【黄佶评论:外国的酒进入中国时都音译了,例如威士忌、白兰地、香槟、伏特加,中国的白酒出去为什么不能音译?顺便说一句,日本清酒也音译了:sake。dumpling 是一种甜点,或者面疙瘩,中国的饺子与之完全不同,当然应该另取一名。日本的饺子就没有译为 dumpling,而是 gyoza。难道因为中国的饺子和日本饺子一样,中国饺子就应该也译为 gyoza?如果外国人在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里读到中国北方人每逢节日就要吃 gyoza,会怎么想?顺便说一句,韩国也音译了自己的饺子:mandu。(干货:“白酒”应译为 Baijiu,“黄酒”应译为 Huangjiu文化走出去:日本的 gyoza 全面领先中国的 jiaozi韩国食品龙头企业为韩国式饺子正名:Mandu)】

  我最后再给菜人士大夫们胡话几句,就这么一点胆?放卫星都不敢放大点的?要我说,我天朝上国,没有一样东西不是独一无二的,所有东西都要用拼音代替,以后全世界都要听中国话,扯尼玛的英译汉汉译英呢!以后都不需要翻译,把那些学院都关了(我举双手赞成,反正开着也是天天扯“龙”该咋翻译,写几篇这种论文混经费。对学生来说还没外面教培机构实用)。不对,用拼音的都是洋奴,现代汉语也受了欧式语法的影响,以后要用文言文,才能扬我国威,让那些外国人都乖乖听话!

  【黄佶评论:呼吁改译龙和其它中国文化负载词的人从来没有主张音译所有的东西,更没有要求外国人都学习文言文。讨论问题应该就事论事,不要把对方的建议无限夸张,夸张到荒谬的程度,然后来批评对方的建议。中国人不应该把“自行车”音译为 zixingche,不应该逼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文言文,不等于中国人不应该改译龙。】

  【编后记】如何译龙,完全是见仁见智的。愿意继续译龙为 dragon,没有人拦着;想改译龙也随便,译为 long、loong、lon 都可以,有些学者建议译为 liong,也没有问题。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竞争的过程,能够让各种方案百花齐放,就足够了。

(黄佶编辑增图,2022年9月24日)

相关链接:

译龙问题黄佶学术批评汇编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